人员构成:神父,修女,教友约1000位(参与每主日弥撒的均550左右)团体机构组织 基本上,我们团以如下4大会议为团体的骨干: 牧灵评议会,财务评议会,区域协议会,平信徒团体协议会。
而出生率低或许也成为台湾缺乏圣召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有待学者去研究和思考。目前,台湾本地几乎没有什么圣召,传教士大多数是外籍的。
姐姐满含着泪水陪在我身旁,两位神父和教友照顾着我。半个月后,他们才看到我的手脚能动一动,也能感觉到些微疼痛。他们盼我能哭出来,喊叫一下,可是我不会。唯一让他们感到惊讶的就是我会写字。
1.你是神父的协助者就像神父不是以他个人的身份,在祭台上举行弥撒,同样我们要感受到自己在祭台上的一个特殊使命,也就是受命在祭台上协助神父行使他的职务。
有神父在做弥撒时,将自己的眼镜及水杯也放在祭台上,若没有孩子辅祭,直接将水酒放在祭台上。还有神父将教友奉献的花、水果、土、粮食甚至弥撒献仪都放在祭台上,以示弥撒礼仪的隆重。
一行人中,包括5位神父,2位修女。行车后不久,一位修女拿起话筒,介绍了这次朝圣活动的意义。接着,修女发给每人一份以圣经为主的公教知识测试题,让大家思考十分钟后回答问题。
本报讯沧州教区吴桥堂区本堂吴天爵神父日前提出“三二一”理念和“五个一”工程,以促进堂区牧灵福传事业的发展。“三二一”即“三个更新”、“两个提高”、“一个突破”。“三个更新”即:一、信仰观念要更新。
我却不知如何是好,只是说:“耶稣不是说为天主而受苦的人是有福的吗。”但我不知道这是否能使她委屈的心安定下来。有位神父说这个会长,也就是这个小女孩的娘是个“热心肠”。
大部分地方谈不上有教会,更无教堂,只是偶尔零星地点缀着几个老教友,却需要跨越几百公里的“战线”去行圣事、讲道理、驱魔治病、清除假神像、探访教友、建立教会、审批活动点、落实教产、建筑圣堂……哪里有教友,哪里就有神父的踪影
越来越感佩曾经那些传教士,他们舍弃生命而撒下的这些种子。社会上许多人不理解,只将其作为侵略的辅助,或逼迫信教,却不曾换位想过,即使再有私心,为什么值得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