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明显,教会所提倡的好多道德准则和世俗的观点往往是格格不入的,但作为耶稣的门徒和十字架博爱精神的追随者,我们势必要扬弃世俗的智慧与观念,竭力战胜种种诱惑,在追名逐利、日益痴迷的世界舞台上,活出基督超凡脱俗
但圣教会于礼仪行动中,并不拒绝任何种类的圣乐,只要符合该礼仪行为之精神,与其各部分之性质,且又不阻碍信友主动参加即可(参礼仪115-116)。
但我自己认为,若能正确理解其中含义,让人珍惜生命,尽力行善避恶,何尝不是有益于人类社会的精神营养?
然而,圣女加大利纳在精神方面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在消除罗马局势困难方面做出了贡献。问:普帕尔枢机主教,历史上的那些事件对今日教会有什么启示?
教宗本笃十六世钦定2009年6月19日至2010年6月19日为司铎年,要司铎们特别奉亚尔斯本堂维雅内司铎为主保,效法维雅内司铎之精神,使天主教司铎都能够认识自己的圣秩使命。
离真正的信德精神和主耶稣的圣训相差十万八千里。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旧人已与他同钉在十字架上了,使那属罪恶的自我消逝,好叫我们不再作罪恶的奴隶”(罗6:5-6);“脱去黑暗的行为,佩戴光明的武器”(罗13:12);超性生命更新的“标尺”就是耶稣基督的精神
教宗方济各接见乌克兰天主教希腊礼教会的神长们(VaticanMedia)教宗方济各7月5日上午在梵蒂冈接见了乌克兰天主教希腊礼教会的神长们,勉励他们为促进国家的和平作出贡献,透过祈祷和接近受苦的人做教会“充满活力”的见证,本着同道偕行的精神
教宗表示,「具备福音精神的真导师会替学习有成的弟子感到高兴,同时自己一直保有作学生的态度」。为此,今年夏天,教宗在写给全体司铎的信函中,勉励他们懂得作耶稣善师的学生。
这岂不是与小耶稣所显示的舍己为人精神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