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神长教友们逃到田家井村前的一座山上,神父、修女和教友们热切祈祷,并许给圣母,如果幸免此难,要在此山上修建圣母大堂一座。令人奇怪的是,这一天前来围攻的义和团却忽然撤退。从此,再也没有人前来捕杀。
亲爱的弟兄姊妹,让我们怀着信赖之心开始四旬期之旅,并以热切的祈祷、补赎,及对贫困者的更大关怀,藉此带给我们力量。
正如教宗在访问智利时勉励所有青年成为撒玛黎雅青年,绝不遗弃任何卧倒在地的人;成为帮助基督背负十字架的青年,分担弟兄们的痛苦;效法匝凯,他将自己追求物质享受的心转化为团结互助的心;效法年轻的玛达肋纳,她热切寻求爱
这种热切的渴望、这所有受造物的期待,会在天主子女的显扬时实现,也就是在基督徒及所有人决然地进入悔改会带来的痛苦中实现。所有受造物都与我们一起脱离败坏的控制,得享天主子女的光荣自由(罗八21)。
我的答覆是:这固然是出于人性的软弱,但我们必须更热切祈求天主,加强仰赖他的仁慈扶助,也需要我们的教友鼎力支持,使教会透过这场考验,得以淨化。
答案在当天的读经一中呼之欲出:教会深受迫害的时刻,基督徒团体热切祈祷。祈祷能确保合一,因为它让圣神介入其中,「拉近距离」。教宗说:「团体仿佛群龙无首,人人自危。
我们最近去北京朝圣,参与了北堂和南堂的两台弥撒,教友的参与意识十分强,服务人员、辅助人员很多,统一服装,开头结尾都十分隆重,给人一种热切、友好、和谐的气氛。
教宗强调:“方济各按福音精神生活出的特恩经由他热切朝拜圣体、谨慎和有智慧地指导来寻找他的人灵的见证和对圣母始胎无染原罪的虔诚敬礼而结出了重大果实。”
连若翰也产生了疑问:“难道我们要放弃开始时的热切希望吗?耶稣真是我们所期待的天主将派遣的那一位吗”(参阅玛11:2-3)?稣的话并不完全清楚。
她唱的歌自然是旧约中颂主、求主、爱主的圣咏;她抒发的情是企盼默西亚救世主早日降临人寰的热切之情。最后作者以富有诗意的句话结束这首七律。“早晚盈盈对玉簪”,意在言外,写得颇为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