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放下手中的事,前去看望伯多禄的岳母;这是古老的爱德之举。耶稣这样做了。因此,我们不要陷入冷漠,却要成为天主慈悲的工具。我们人人都能做天主慈悲的工具,施行慈悲受益最大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
教宗认为,「这很有意思,因为这代表司铎们懂得放下身段,亲近卑微的事物」。反之,「仲介者老是感到悲伤,成天板着一张苦瓜脸,不然就是太严肃,脸色铁青。仲介者的眼神黯淡,非常黯淡。
放下仇恨是祈祷的前提。她利用一切机会向亲朋好友以及周围的人传福音,不辞辛苦,不畏人言。后来,樊菊萍在原来的位置上又做了两次手术。手术前她向天主说:只有祢能救我,只要祢愿意我就不会有痛苦,救救我吧!
为了放下骄傲、体认错误、期盼真正可行的新途径,爱是不可或缺的。
教宗方济各在《以父亲的心》宗座牧函中鼓励我们:“我们需要将愤恨和失望放下,不带世俗的认命,却满怀望德的刚毅,坦然接受那些确实存在但不是由我们选择的事情……在此,我们亦再度看到基督信仰的现实主义,它不排斥任何既存的事物
说穿了,就是对生肖、星宿、磁场等无须报恩,对位格神却总觉得有感恩的责任,但就是不肯放下身段去感恩。这些人不是愤愤不满,而是骄傲自满,自己不欠任何人,也不需帮任何人。
放下我们的一切想法回到圣经中,我们看亚巴郎宰献自己儿子时,发生了什么。
如果经过漫长的朝圣之旅,放下鞍囊和权杖,我们心中充满了从未感觉到的喜悦,我们也可以惊呼:“主啊!现在可照祢的话,放祢的仆人平安去了!
我该怎样放下?」天主让他在小事上多次放下,那么在大事上就来得比较从容。当单枢机得悉身患可怕的肺腺癌,就好像被判刑一样,大限已近。
解放前夕,一天他从凤翔县城骑自行车回家,走到两县交界处,天已傍黑,高粱地里忽然闪出二人,喝令他把自行车放下。他见势不好,乖乖地下了车。忽然,两人深情慌张,很快又消失在高粱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