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我的是这首诗的平静和朴素,以及在平静和朴素之后像天空一样广阔无垠的爱和幸福。
像鲁迅说的正面而视不要逃避,怎么去看生命,怎么去看生老病死,怎么去看成败得失,这就是信仰福传的内容。
基督徒蒙召像基督一样行为做事,特别在所谓的“与我不相干的人”身上,看起来像他。事实上,玛窦福音对蒙召的记载以耶稣的话结束。“我来本不是召叫义人,乃是召叫罪人。”
在17世纪时,已有一批中国青年随利玛窦习西方科技艺术,其中首推助理修士倪一诚(CiacomoNiva),他所绘的也多是《圣母》《耶稣像》《圣画像》(Jean-Baptiste)等。
教堂正中顶部有一尊手持《马尔谷福音》的圣马尔谷像,下方有象征圣马尔谷的狮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痛哭,就像主耶稣在山园祈祷时一样,我们也可以像圣母玛利亚一样,向天主表达我们的“不理解”,请天主光照我们。
我们千万不能像第一批被雇用的人一样,没有认出自己的福气,没有享受自己的福气,也没有邀请更多的人来分享主人的福乐,却充满嫉妒和怨恨。我们的家庭中,朋友中还有谁在等待被邀请而进入主的葡萄园里呢?
还有我们家庭中那些还没有接受福音的,以及疏忽了信仰的成员,我们也要像那位执着的“乡村老师”一样,将天父托付给我们的人,都一一找回来,一个都不能少。
当然,在我们的时代,由于自由主义和物质主义的影响,有些理论只是鼓励我们给家人吃饱穿暖,将他们像动物一样饲养,却忽视了家人们的灵魂,拒绝照顾他们的精神。
我也祈求我能像二位父亲那样为教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今年初春。教我画图画的郁沛然老师接受本堂牛神父的委托,为杨浦区和平之后圣堂的全部窗户配上彩色塑片窗花,因为郁老师是有20多年做窗花经验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