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今世的得失而影响心情和生活,人生是有限的,世界是美好的,一切对人都有吸引,天主的旨意是:人只有欣赏使用,但没有拥有的权利。天主是万物的主宰。
今年默想的主题为“你们说我是谁?(玛十六15):基督学信理,光和启示的泉源”。教宗府讲道神师在接受《罗马观察报》的访谈中,解释了他选择这个主题的原因。他说,他受到了教宗方济各的启发。
(参阅创19:14)我们不能把天主的话,神长的话,父母的话当作戏言。要敬畏天主,不要说轻慢天主的言语,更不能拿奥迹或圣事开玩笑。
他会不停地向旁边的同事说:修理工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这衣服,好像从来没有洗过。天天都累死了,真羡慕人家天天坐办公室的人啊。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他总是认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隶一样干活。
像毛利族的交换制度库拉圈,或是印地安人的夸富宴一样,我们的送礼也受三个因素的约束:给予、接受(我们不能对重要人物的礼物说不)和回报(有来无往我们的关系就势必要破裂)。说说你都送了什么?
他说:我看教会如同一所战地医院,询问一个严重伤患的胆固醇和血糖是否高毫无意义!他的伤患必须立即得到医治,然后再谈所有余下的问题。教宗继续说:教会有时把自己关在小事情、细微的诫律中。
思前想后,我最后总结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1、保教而非福传中国天主教会,历史以来,“保教”的成份很浓,因而教会便运用了一个词———牧灵。事实上,我们“保”住教会了吗?
耶稣告诉祂的门徒:“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来的圣神,祂必要教训你们一切,也要使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教宗对此展开他的讲道,“圣神使我们以耶稣的眼光、用新的方式看待一切”。
看:悲伤就像不快乐中的快乐;这就像拿了一颗苦涩的、苦涩的、苦涩的糖果,没有糖,令人不快,然后吮吸那颗苦糖。悲伤是在不快乐中取乐。
前年修女发永愿,让人用小车推着来参礼,还问房子漏不漏雨?瞻礼有没有人给外地教友做饭?去冬听说女教友孟世芳动大手术需人陪床,毫不犹豫地打发伺候自己的二闺女去医院给孟世芳陪床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