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8年第四十五届普世圣召节文告
2013-02-26

如果每位信友因着所领受的圣洗和坚振,都必须见证和宣扬福音,那么这传教使命的幅度司铎圣召的关系就特别密切了。昔日天主以色列民立约,在他们当中委派祂所召选的人,在人民中以祂的名义履行先知和司祭的任务。

圣诞节彰显耶稣的伟大
2018-01-11

今天的假山马槽就是当年主耶稣诞生的一个缩影,那一年正逢凯撒大帝命令登记户口,玛利亚和她的丈夫若瑟回到家乡白冷,那时小耶稣将要诞生,但客栈已满,无法入住,他们只好在野外的一个山洞里住下。

“信德”成立十五周年庆典弥撒讲道
2006-10-15

在若望福音的第一章中,作者特别记述了他耶稣相遇的故事:当时他还是施洗若翰的门徒,一天他和安德肋在一起,主耶稣走过,约翰便说,“看哪!天主的羔羊。”结果他们就跟随了主。

方济各教宗慈悲特殊禧年诏书——慈悲面容
2015-05-10

由于慈悲,天主以色列民(同行)的历史成为救恩史。圣咏不断重复「因为他的仁慈永远常存」,看来是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幅度,将一切插进「爱」的永恒奥秘之中。

美国:一位哲学家的点金术
2006-04-26

从古至今,哲学家宗教学家常常是针锋相对的,哲学家们批判宗教学家的虔诚迷信,宗教家们不屑哲学家的冥思无为。普通大众则嘲笑哲学家的空想和宗教学家的不切实际。哲学家和宗教学家,二者合为一身,这是可能的吗?

“世界为在中国的教会祈祷日”之际,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部长迪亚斯枢机致函全体主教:五月二十四日,为共融修和的恩宠,全世界迈向佘山的精神朝圣之旅
2009-04-29

我愿意在精神上中国教友们结合在一起,请他们为我祈祷。我也他们一道,向佘山圣母敬献我的虔诚敬礼;把我对普世教会,特别是在中国的教会的关怀全部交托给佘山圣母”。

中国教会的自身建设及其面临的挑战
2014-11-19

教会的圣事建立在耶稣的死并复活以及他的圣言上,因此那些看似表面相似,但实质相异的各种旧教/异教礼仪不同。拥有圣事及作为奥迹的教会在信德内承认并经验到耶稣基督一直活着,一直生活在教会当中和世界内。  

罗马:教宗2014年四旬期文告
2014-02-26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祂的爱──这爱是恩宠、是慷慨,渴望我们亲近,绝不迟疑要为所爱的人自我献上作为牺牲。仁爱、爱德,就是我们所爱的人分享一切。

善度圣周
2013-03-28

在圣周内我们要与耶稣同行他一同受难、死亡,最后他一起复活,成为新人,蒙受救恩的喜乐,获得新生命,并从此热心地祈祷。逾越的奥秘:耶稣受难、圣死、复活及升天,这是圣周三日庆典和基督信仰的中心事件。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第廿四届世界青年日文告
2013-02-26

我亲爱的年轻朋友们,我一直挂心着你们很多同年龄的人曾为生活所伤,他们常因个人的不成熟而受苦,这不成熟起源于功能失调的家庭,教育中放纵自由主义的论点,还有困难创伤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