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神父不是“神甫”
2008-04-25

在旧约中,希伯来文Kohen意思是“向神祭祀者”,七十贤士译本译作Iereus,意为“属神的人”,到了圣热罗尼莫的拉丁通行本圣经中,则将之译为Sacerdos,意为“神圣的人”。

离别两春秋,师恩永难忘:写在兰玛窦神父去世二周年之际
2025-01-14

第三件事:一年暑假,我受邀在茨林村堂区教要理,在习习的晚风中,神父组织了很多愿意进修院的莘莘学子,我与他们分享修院生活,用兰神父的话说“让修生的生命影响他们”,时至今日,昔日的学生们诚如他所愿,走上了神圣的祭台

圣经问答(出二七-二八章)
2025-07-31

答:四角的翘角象征力量和神圣的权能,是祭坛神圣不可侵犯的记号(参见咏118:27);这些翘角与祭坛是一体的,并包上铜。问3:祭坛需要哪些用具?材料为何?

教宗方济各2024年圣诞子夜弥撒讲道:希望永不落空
2024-12-26

那无限伟大的天主变得微小;那神圣的光辉在世界的黑暗中闪耀;天上的光荣在大地彰显,如何呢?透过一个婴孩的柔弱。

2024年圣诞节有感
2024-12-26

进堂的教友们都非常有秩序,在教堂没有讲话的声音,没有手机的吵闹声,礼仪在安静神圣中有序进行着,感受天主亲临在礼仪中。而且整个礼仪很传统。传统不是固旧呆板,而是在保守中开放,开放中守旧。

合一信息的使者:华苏拉‧丽敦去世
2024-10-05

拜访拉辛格枢机(上图);日后的教宗本笃十六世(下图)华苏拉最大而持久的影响也许在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继续阅读她所传达的神圣讯息。

舅舅的信仰与我永恒的思念
2025-07-01

人说生命只有一次,在我心中,舅舅却活出了三重生命:初临人世,为世俗奔忙的他;回应神圣呼召,为信仰事业倾尽全力的他;病榻之上、与基督苦难深深结合的他。

圣经问答(肋五-六章)
2025-08-09

显示赎罪之物的神圣,不能随意对待。问9:哪类赎罪祭不可吃?为什么?答:若赎罪祭的血带进了会幕,在圣所内行赎罪礼,这种祭肉不得吃,应在火中烧尽(肋6:23)。

圣经问答(出三三-三四章)
2025-08-03

他面容发光象征他承载了天主的神圣与启示,也预示基督的荣耀。问8:以色列子民为何害怕他?答:他们畏惧天主的圣容透过梅瑟彰显出来,意识到自己不洁的身份。他们对圣的事物自然生出敬畏与距离感。

从“天主爱乐捐的人”,看施与的真谛
2025-08-05

当人以喜乐的心施与时,他便活成了爱的载体,将神圣的善意带入了平凡的世界。这种超越,不依赖于宗教的仪式,而源于内心的觉醒——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成为光,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