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教区永年堂区外埠团体天津基基团陈爱民 信德文化研究所举办的这次城市化与移民及牧民照顾研讨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带给我们很多启发性的内容。
主教四月十八日告诉《天新社》:「去年底,我在小圣堂的圣体前……念著《玫瑰经》,然后天主突然出现。」他说,耶稣起初没有说什么,但把一把剑伸向他,而他就伸手去接。
周银莲生前曾带她们夫妇去北京西什库堂参礼,信仰的种子已经播下。杨正莲老太太年近八十。20多年前,当丈夫刚去世时,精神恍惚,心悸不安,疑神疑鬼,连女儿也难以应付。周银莲常去安慰她,耐心听她说话。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一月八日,教区菲籍人士牧民中心(及亚洲外地劳工与其他少数族裔)在基督君王小堂举行感恩祭庆祝成立银禧,成员称中心犹如外佣离乡后的第二个家,既培育信仰,也给予劳工支援。
我是在读小学时学会念玫瑰经的,遗憾的是我在一生中虚度了数十年光阴,那是一个特殊年代,没有宗教信仰自由,也没有人身自由。因此,我只能很肤浅地谈谈我对玫瑰经的感受。
去年“信德”上报道的幸福的守堂人张竹琴老人(圣名约撒斐纳)于9月9日晚9点安息主怀,享年86岁。
东九龙铎区关社联席联同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八月二十五日假圣安德肋堂举办讲座,主题为普选攸关——下一站中环?,回应有社会人士发起让爱与和平佔领中环行动去争取普选。
她拿出小苦像来要我吻一吻耶稣。说来真是奇怪,发病期间的我见到圣像就害怕,可是自从我那次亲吻了苦像以后就不再害怕了。在我住院期间,刘素珍教友给了我一枚圣牌和一串念珠,嘱咐我每天坚持念玫瑰经。
我这小小的幼苗,生长于黄土高原之上,泾河之畔,在家庭父母的良好教育,堂区神长教友虔诚热心的感召下,使我的信仰深深扎根,修道的圣召开始萌芽,使成长的环境确实不错,但不能使我满足现状,心安神乐,总想有朝一日能远走高飞
当时,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叔叔、姑姑年龄尚小不能自立,全家共有10余口吃穿的重担,搁在他的肩上。母亲家较为富裕,在舅家的资助下,购置了一辆二手胶轮马车,搞运输养家糊口。1947年秋,兵荒马乱,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