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保禄并未正面废除制度,但他从内部引进基督内的兄弟情谊,瓦解了这种制度的精神基础。“在人方面”指社会身分,“在主内”指属灵身分——在基督内,一切身分不再分高低(参《迦拉达人书》3:28)。
(玛15:10)保禄也描述:犹太人却起了嫉妒的心,聚集了一些市井败类,结伙成群,扰乱城市;又闯进雅松家里,搜寻保禄和息拉,要拉他们到民众那里。
15.问:雅各伯为何选择将自己葬在玛革培拉的山洞?答:玛革培拉的山洞是亚巴郎从赫特人购买的私有坟地,那里安葬了亚巴郎、撒辣、依撒格和黎贝加,还有雅各伯的妻子肋阿,因此雅各伯希望与他的祖先一起葬在那里。
拉辛格强调:“当然,对于圣体奥迹不能再增加什么。可是我们要问:圣体圣事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去实现这一奥迹?团体不能因着自己而产生圣体圣事。可以说主没有从集会的内部产生圣体圣事。
一九五五年三月十八日这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和来自七个国家的十三位同班同学修士一起在碧瑶主教座堂,由当时教廷驻菲律宾大使瓦纽集总主教(MostRev.EgidioVagnozzi)祝圣晋升为司铎,自此展开我多采多姿的五十五年铎职生活
从那里我常去法王圣路易堂(LaChiesadiSanLuigideiFrancesi),我去那里瞻仰卡拉瓦乔(Caravaggio)的圣玛窦蒙召选的油画。我开始猜到教宗要向我说什么了。
山脚下的胡庄,土墙布瓦,房屋参差。民风古朴的村民,十分好客。车刚到山庄,有的教友就拎来了一桶开水。大家随一位60多岁的老人进堂祭拜,之后陪我们到不远的若瑟山。
有的人说呆在家里也可以敬拜上主,却忽视了弥撒是至高无上的祭献,是耶稣在加尔瓦略山苦难的重现,对上主感恩的最好礼仪,是获得基督救恩最有效的方法。
1908年1月6日在跑马地兴建了一间名为加尔瓦略山的会院。多年来此会院成为一所私家医院以及年老病弱者的庇护所,其后成为一间学校。1916年,修女们搬往铜锣湾,开始了历史性的迁移。
当他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迈向加尔瓦略山准备受难时,对一路跟随他、为他哭泣的妇女们这样说:你们不要哭我,但应哭你们自己及你们的子女(路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