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这段生命中,“帮助我们和他人接近天国的信仰善工”正在失去“青春和成熟期的活力、言谈及冲力”,正是如此,“使生命的真正归向的许诺更加透明,那就是在天主的世界里,与天主同席而坐”。
教宗提到圣奥斯定“同母亲莫尼加谈到永生的美妙时”的经历、圣方济各十足的快乐,虽然必须忍受极艰难的情况,以及许多圣人圣女“晓得做出伟大的事,这并非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能干、很棒,而是被天主圣爱平静的甘美所征服
当时与教宗同席的是意大利时任总理德拉吉。这次坐在教宗身旁的是意大利现任总理梅洛尼女士。教宗在讲话中表示,“生儿育女是衡量一个民族希望的重要指标。要是生育率低迷,就意味着希望渺茫”。
今天福音叙述一个耶稣特别的奇迹:他在晚上步行加里肋亚湖面,同那在船上正遭受逆风的门徒们会面(参阅玛14:22-33)。我们问我们自己:为什么耶稣行了这个?作为一个表演?不是。那为什么呢?
她没有华丽的概念,但有很多实在的行动:客纳罕妇人走近、俯伏、坚持、同耶稣保持一种密切的对话、她只是为了能与他交谈而突破种种阻挡。看,这是信德的具体化,它不是宗教的标签,但而是个人与上主的关系。
每当思念爱子时,我就会想起圣母玛利亚承受的巨大痛苦,正如圣伯尔纳定所说,“即使集合全世界一切的痛苦,也不能同圣母玛利亚的痛苦相比。”
我们小组的成员在堂区或多或少都担任一些工作,有参加辅祭的,唱经的,有参加基层圣经小组的,也有通过自己的业余爱好摄影,拍摄了许多照片,把各堂口的福传等活动反应到《中国天主教》上,同全国教友分享。
正如赵晓同志在“发现信仰中国”一文中所说的“先贤们是何等的敬虔上帝,其所信仰的上帝与希伯来上帝,具有同样的品质与位格。”
在这样的世界中,贫穷的拉匝禄也能与富翁同席’”。 教宗指出造成世界许多贫穷可怜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人的奴役,另一方面则来自人没有足够控制自己的本性。他说:“不幸的是有些人民所忍受的是这两种因素都有。
教宗因此邀请每个人明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同属于人类唯一的大家庭,因此必须努力使人类在大地的共存共荣能够反映真正与持久的和平所赖以建立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