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完母亲后,三姐当着众人的面,把母亲留下的与教会有关的东西统统烧掉,并借此阐述无神论的观点,还以母亲为例,说明信教带来的坏处。
从纳匝肋圣家的例子,学习在家庭祈祷,可使「儿童从幼年,通过教学和家长的典范,学习感知天主的意识,活在天主临在的氛围中。一份真正的基督徒教育,不能放弃祈祷的经验。
编者按:接到下面两封来信,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简单的字里行间透露的那份爱意,让我看到了一份希望,一份精神———“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在现代享受风化的熏染下,已变得难能可贵了。
李山主教、北堂神父们、教友们在欢迎近百名新领洗的兄弟姐妹加入教会的大家庭,庆祝他们的新身份——天父的子女,祝福他们开启在圣神内的新生活,赞颂天主在新教友身上所施行的伟大救恩。
神修大师圣十字若望在《登上加默罗山》一书的开始,亲手绘制了一幅图画,描出到达山巅—耶稣—的途径。在图画的下面有四首诗,第一首就开宗明义,说明“空”在神修中的地位。
我们上期登载了罗伯特·戴维神父的访谈录,本期我们登出朱梅芬修女的采访录。记:朱修女,请你谈一下自己的简历好吗?
一个美国工人马克斯·埃勒布什叙述说:那是1958年圣诞节前的一个热闹的星期五,我在我的工作室里,想把向我订做的全部工作做完,好能同我的家人宁静地过几天圣诞节日。
已婚终身执事的家庭是一个奉召去传报福音的团体。当执事夫妇成功繁衍后代,成为父母时,他们就有责任在家庭中、在子女前,充当天主大爱的有形标记。家庭是人性品德和基督徒爱德的学校,亦是子女首先接受信仰的地方。
纵观今日教会,不少地方,主日进堂的教友人数在减少,这里面确有不少人外出打工的原因,可是,孩子们主日进堂的同样少得可怜。孩子们既没有外出打工,主日天学校又不上课,那么,他们都去哪里了呢?
「吸引人的并非传教士的专业知识:这是他的信仰,即使一个人没有用语言听也能看到的信仰。」一句话定义了他在日本的53年,「谢谢」。至于未来,它「为天主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