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忆录中刚恒毅枢机记述了这样一件事:1931年9月27日(九一八事变),日本新闻社声称,在日军行动前夕,东北的天主教美籍传教士(抚顺玛利诺会)在沈阳集会,鉴于地方政治不安而有意请求日军保护。
(路9:23)在玛窦福音11章30节他又充满鼓励地说: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因为我的轭是甘饴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在这两段话中,耶稣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既铺满荆棘而又开满鲜花的圣召之路。
婴提受洗,圣名玛弟亚。自幼聆听天主福音,直到尘世生命终结。七岁即立下圣召宏愿,进入忠县天池震野小修院学习,继而中修院,大修院,成为修士。
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10)杨老师对信仰坚定不移、忍辱负重、誓死不屈,数次蹲守监狱。是他捍卫了信仰,捍卫了人类信仰的自由,感动并鼓舞了很多人对信仰的追求。
(玛11:28)晓星坚信,再大的苦,再大的难,只要与耶稣同行,都会化苦为甘,相信天主不会给人背不动的十字架。当她一个人在家,趴在床上,什么也不能做的时候,就常常以圣经为伴,以歌声来抒发情感。
五、信德在信友生活中的体现教会由基督的言行接受了圣化自己(玛5:48)和兼善天下(谷16:15-16)的使命。这使命藉着洗礼而与基督结成一体,在俗世的生活中以司祭、先知和君王的三重职务表达自己的信仰。
当耶稣站在已经去世四天的拉匝禄的坟前,祂要将死人复活,耶稣对拉匝禄的姐姐玛尔大说:如果你信,就会看到天主的光荣(参若11:40)。
在福音中记载,耶稣曾治好了十个癞病人,但只有其中一个,看见自己痊愈了,就回来大声光荣天主,并且跪伏在耶稣足前,感谢他;他是一个撒玛黎雅人。耶稣便说道: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人在那里呢?
(玛18:35)耶稣告诉我们宽恕是基督徒得救的必要条件,无条件的宽恕更是基督徒的标识。笔者记得母亲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不宽恕得罪我们的人,咱这一辈子的经就白念了。
当耶稣站在已经去世四天的拉匝禄的坟前,祂要将死人复活,耶稣对拉匝禄的姐姐玛尔大说:如果你信,就会看到天主的光荣(参若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