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守斋,他发现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灵修武器,当他的身体处在饥饿时,痛苦中让他体会炼狱会有更大的痛苦,守斋使肌体的欲望在降低,感性和理性在放下,灵性慢慢升起来,他开始感受到有点爱天主了。
宗徒们体验到上主的友情,看到祂医治病人、与罪人同食共饮、饱饫饥饿者、亲近被排斥者、触摸不洁之人、与贫穷者为伍、邀请人以真福八端的福音精神生活,以一种全新和充满权威的方式教导,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许多人跟随耶稣,也许指望祂去把他们从敌人的手中解救出来,认为祂“会夺取权力”,然后将之分送,或把耶稣视为“行奇迹的人,会解决饥饿及疾病的问题”。
至于人性,就是他也会感觉到饥饿和口渴,而且比一般人更难耐,因为时间过于长久(“四十天是为了纪念诺厄在方舟里度过的四十天和梅瑟带领四十万的犹太人在旷野中走了四十年”)。
大脑中负责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物质不仅关系到人对饥饿、口渴、困倦等感觉,而且在人的信仰倾向中可能也起着某种作用。“这些研究说明,我们的认知机制为我们相信神做了良好的准备。”
该词原指身体的一部分,即:喉咙,或许也指胃口,其次指喉咙和胃所感到的饥饿。
践行了今天福音说讲的精神,饥饿者需要一块面包,他倾尽所能;软弱者需要一句安慰,他倾心聆听;心灵迷惘者需要指引,他奋勇地带领。种种善行早已融入他日常的言行里,成为他在尘世为主“作见证”的最佳注脚。
是祂敲我们的门,祂饥饿、口渴,是外来者、赤身露体、患病和被监禁者,要求与我们见面,渴望得到帮助」(「免于恐惧」会议弥撒中的讲道,罗马省萨克罗法诺,2019年2月15日)。
给饥饿的人吃,收留无家可归的人住,给没有衣着的人穿,探望病人和坐牢的人,殓葬亡者都是行哀矜。对贫穷人行哀矜是兄弟间友爱的主要证据之一,也是天主所喜欢的一种实践爱主的行为。
因为离开了它,人的身体都会饥饿和口渴。同样我们的灵性生命也需要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领受了耶稣就什么也不缺少。当时我不明白,我只是希望自己以后也能领到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