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犯罪以后,天主的救恩从以色列身上开始,处处展现天主对人的爱。
正因为如此,圣若瑟成为救恩史中天主得心应手的工具,翕合天主圣意的模范,基督徒完美生活的标杆。大圣若瑟是圣教会的看守者,是中国主保,也是我们教区(凤翔教区)主保,他还是劳工主保和临终主保。
天主子开始地上生活的标记,是对天主父的救恩意愿一个双重「是」的答复:基督的「是」,与玛利亚的「是」。
这个圣迹的上文是耶稣在葛法翁医治了百夫长的仆人,从葛法翁到纳因城有大约30多公里左右的路程,耶稣是专程赶到纳因来,不是偶然地碰到这一不幸事件,他是刻意来怜悯这寡妇,复活她的独生子,向穷人宣告救恩的喜讯。
(二)纪念梵二,庆祝周年的盛会;潜修教理,重温救恩的意义。回忆生活,感念恩宠的洗礼;重振信德,增进知行的合一。翻阅历史,追寻生命的轨迹;研读圣经,解密幸福的真谛。
这信仰宣誓不仅是我们得救的依据,也是实现救恩及通往这目标的道路。谈到救恩奥迹,教宗强调了天主的慈悲。
你以你的圣子作为牧者;他又是羊栈的门,使所有经由他而进入的人,得到救恩,又使凡经由他出入的人,找到永生的草场。圣父,我们求你使所有进入这门的信友,蒙你欢迎,到达你台前,好使他们经验到你丰富的慈悲。
教宗说:藉着这首感恩曲,我们回顾了救恩史;在这救恩史中,因着天主的奇妙计划,我们在过去一年中经历的种种事件也找到了位置,得以综合起来。在这禧年中,教宗特别谈到上主的陪伴,以及慈悲与希望。
教宗透过这两个人物解释救恩奥迹中慈悲与贫穷的深刻关系。教宗说:拉匝禄很好地代表了各世代穷人的无声哭泣和一个巨大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世界的对立面。这样的世界漠视拉匝禄,既不考虑上主,也不顾及祂的法律。
圣神之火在我们心中燃烧,给予我们胆量和热情,激励我们把耶稣的慈悲与救恩讯息带给每个人,叫我们与弟兄姐妹同甘共苦。教宗方济各8月14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