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在征得陕西眉县黄家村本堂昝永科神父的同意后,我于2月2日至5日将自己学习圣经教理的心得感悟与堂区教友作了交流分享。在相互讨论、相互促进的同时,也体验到教学相长的特效,收获不少、得益良多。
听了丈夫的一番讲述,我拿起电话向母亲追问,去年4月16日是个什么日子?母亲说是复活节。听后,我俩猛然想起了许下的诺言。
他出生于1864年,首先从他的母亲那里学到了信仰,正如他回忆的那样,“我母亲从摇篮里就教给我德行,让我在天主的知识中成长,并以仁爱作为我的向导。”让我们注意:是妈妈们传递了信仰。
安雷村全村有90多位教友,她是较年轻的一个,圣名叫玛利亚。认识她是在一次主日的弥撒时,她带着一双儿女也来参与弥撒,站在最前面的地方。我观察到,他们的装束非常不整,衣服褴褛,还脏。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位来自北京的学者———陈东风教授。陈教授自称是“耶稣会的朋友”,他在国外留学期间接触到了耶稣会士,并与耶稣会士为友,通过耶稣会了解到了天主教会。
本台就这个问题请教了意大利神学家布鲁诺‧佛尔特主教:答: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圣体圣事与爱德、爱之间关系的深邃概念。
“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若十四:15)在耶稣离此世归父前的最后晚餐中,他想以爱将他的朋友们与他自己,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爱就是最牢固及持久的一种关系。
教宗指出,从亚巴郎、梅瑟、厄里亚、依撒意亚、耶肋米亚的「我在这里」,直到圣母玛利亚的意义深远的「我在这里」,再到最後一个由耶稣回应的「我在这里」,都是真实的对话,而非「机械式的回应」,因为「上主与祂所召叫的人对话
其实耶稣基督早已为我们做出表样: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最不放心的是他的母亲玛丽亚,他把自己的母亲托付给了最喜爱的宗徒若望,成为大家的母亲。
9月7日为圣克罗德的瞻礼日,他有一句名言:我们不要期待做出伟大的事业光荣天主,随天主的圣意是最光荣天主的德行。我感受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