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祈祷乃是同天主对话、沟通、交流,因此除了毕恭毕敬、专心致志、洗耳倾听、仔细领会天主圣言奥义之外,更该满怀孺慕之情与天主作语言、心灵、感情等方面的交流,向天父畅所欲言、畅述心曲,在钦崇、朝拜、
我们领受圣洗,取得基督的生命,和基督结成一体;我们的心灵本质,就被提升到基督的天主性本质,在本质上有了改变;因此,我们的心灵才具有观看天主本质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超性的活动能力,在人性的存在里,怀着天主性的本质
宽恕能治癒和更新心灵。教宗指出,我们每天都有机会培养宽恕的精神,好能体验这使人靠近天主的崇高举动。我们由天主的宽恕而生,每次我们获得宽恕,我们的心灵就会得到重生,获得更新。
回到内心想想,其实他们也是世界上最有福气的,因为他们是天主特别简选的;他们的外表虽然不像我们健全,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比我们健全的多,他们的心灵一个个都是那么地纯洁无瑕;他们每天都活在天主的爱内,把孤儿院当作他们幸福的家园
(华商报12月25日)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只有极度的缺乏自信或者极度的自卑,才可能会采取极端的自我封闭方式来凸显自己的存在,或寻求一种虚幻的存在感;而西北大学作为一所所谓的高等学府,在这个意识领域可谓登峰造极
然后,他指出了所有教会都共有的病症根源在于“封闭于自我”。某种“神学自恋”助长了自给自足的假设,而一切都是为了用各种手段掩盖或消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教会所走的每一步永远都要依赖基督所作为的恩宠。
咱们的老教友没有福传意识,信仰是封闭的、祈祷是僵化的、祈求是自私的,像这样的信仰模式又怎么能够使教会发展呢?
教宗说:洗者若翰的呼声仍在今天人类的沙漠,在封闭的头脑和坚硬的心中呐喊,这呼声促使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走在正义的道路上,按照福音精神生活。
生命因给予而成长,因自我封闭和贪图逸乐而萎靡。是的,如果我们不能给予的时候,快乐就不会继续传递!
先知之恩「并不萌生于我们心如止水、掌控一切的时刻,并不诞生于自己的想法、封闭的心灵」。相反地,「福音一旦推翻种种确信,先知之恩便会一涌而出。唯有向天主的惊喜开放的人,才能成为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