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1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法学士心灵封闭,拒绝先知,利用天主的话妄断他人亵渎天主圣言,他们不关心人的生命,只在乎法律条文。
人类整体发展也包括身体与心灵的融合。保禄六世早已写道,发展不能简化为纯粹的经济增长,发展不在於占有越来越多的财富,只考虑物质的福祉。
最后是邀请我们以禁食自我反省,放下对凡俗事物的依恋,免得世俗化造成心灵麻木。」诚如耶稣所说:「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必在那里。」(21节)教宗将我们的心灵比拟为「磁铁」,必须依附著某样事物。
教宗在讲话中也提到休息、默观和同情间的关系,它们能构建“心灵生态”。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敦促艰辛传教归来的宗徒们休息一会儿(谷六30-34)。
目前堂区内尤其农村堂区读经员情况很不格调,读经员往往临时调派,因而缺少了经文和心灵的预备,连经文中的错别字都来不及纠正。服饰也奇异而新潮,甚至有画眉弄脸者。
教宗告诫说,厄里是信仰的代表,信仰的管理者,但他的心灵麻木不仁,蔑视那妇人。 天主的子民常常觉得,那些应作见证的基督徒、平信徒、神父和主教不欢迎他们。
有一天,他忽然发现,他拥有一个特别的东西,就是心灵上的平安,而他知道,如果他没有爱人,他就不会有这种平安的。
从方济的贫穷神学和德兰修女平生对穷人的服侍中可以看到,穷人确实是让我们接近基督,解放心灵,发展爱心,获得平安,学会感恩的最好方法,也是上主赐予我们的最大财富。
不少人虽然到过耶稣基督诞生、讲道、受苦、被钉的现场,也用手触摸过那些遗址遗物,但是否真正促进了自己心灵的变化,痛改前非,更新了自己?究竟距离耶稣的神贫、谦卑、质朴、爱人如己还有多远?
如果没有爱,这个世界是一片荒漠,人的心灵是一片荒漠。有了爱,就不会有痛苦,不会有忧伤。不会有冷漠和歧视,也不会有战争和杀戮。爱不是幻想,不是言语,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心灵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