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程白冷,逃难埃及,隐居纳匝肋,默默付出,从来没有怨言,一辈子以木工养活圣家,圣经中几乎没有他的声音,这就是大圣若瑟;与圣若瑟一起辛苦养育圣子,心中滴血陪伴耶稣至十字架下,耶稣去世后给予宗徒信心与安慰,
阿勒颇(亚洲新闻)-教宗方济各和爱资哈尔(埃及)的伊玛目塔伊布(MuhammadAl-Tayyib),2月4日在教宗访问阿联酋期间签署的文件,「象征基督徒世界与穆斯林之间的「大宪章」新关系」。
(出3:6)这位天主打发梅瑟回到埃及去,引领以色列人民从这个国家出来到预许的地方去。梅瑟受天主派遣,要法郎让以色列人离去。但是在梅瑟时代,人们相信许多的神。
它显示了贴心的宗徒团体从根本上对主的跟随,放弃了世界上的财物,依附于“以默西亚的耻辱比埃及的宝藏更为宝贵”(希11:26)的道路。这里是用末世论的视域——指向未来,那要比现在重要得多也实际得多。
2008-8-17星期日晴同埃及朋友徒步去CORMATIN,渴望看那里的教堂。跟着路标一路走竟然还是未能找见,疲累不堪决定放弃。途中却可以看见另一小座教堂。
圣经记载圣家逃难埃及时说“看,上主的天使托梦显于若瑟说……若瑟便起来,星夜带了婴孩和他的母亲,退避到埃及去了”(玛二,13a-14)。不问理由,不虑前程,不拖泥带水,干脆迅速的立刻行动!
就算他能与天主面对面交谈,他仍然是百姓的朋友,怜悯他们犯了罪、陷入试探,怜悯他们突然怀念起过去在埃及为奴的时光。尽管梅瑟身居高位,但他始终与穷人为伍,继续信赖天主是旅程中的天路行粮。
当年大圣若瑟在睡梦中得到天主的启示,逃往埃及。若是拖延,圣母和耶稣就危险了”。自爱心组成立,除维修教堂等特殊情况外,每个礼拜六都要出去探望。
他再次立刻遵从天主的声音,带著耶稣和玛利亚逃往埃及。教宗指出,当我们感受到那威胁自身或我们挚爱的危险时,「祈祷意味着聆听那能带给我们勇气的声音」,如同大圣若瑟所做的那样。
20、天使梦中告二亲,急逃埃及保圣婴,长大随父学木匠,度光阴。21、大圣若瑟功勋满,一朝长逝乐安眠,圣子耶稣随侍侧,净配偕。22、母子二人在家庭,日度生活干不停,同艰共苦三十载,听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