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出门给人助临终的次数慢慢少了,但为亡者祈祷却从不间断,随时随地祈祷就成了她的习惯,病床更成了她的祈祷场所。
我父亲家穷,是做上门女婿的,母亲知道公公婆婆身体不好,就把公公婆婆接来住在一起,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好,抚养到了他们过世。最难忘怀的是母亲的祈祷,不单专门时间,甚至走在路上、干活也念经。
在人世间,唯有母爱,永远是那么伟大、无私、高尚,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我的母亲于2004年3月16日去世,享年100岁。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四年了,但她的善表仍策励着我们努力前进。
(论语·里仁)我去磨子山朝圣之前,电话告诉母亲,返程时回家看望她。我如期而至,母亲却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母亲被确诊为室上速,就是心脑供血不足,导致心律失常。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母亲离开我已两年多了。在此期间,我每月为她献弥撒,祈求仁慈的天主,赐她早归天乡。炼灵月到了,我特撰文纪念她,以能博得主内弟兄姐妹的代祷,聊表我作女儿的孝心。
一个妇人的女儿请求当地的神职人员到她家里和她的母亲一起祈祷。当这位神父到了那里的时候,他看见那位妇女躺在床上,头枕着两个枕头,一张空空的椅子摆在她的床边。于是他就想,妇人已经知道他要来。
母亲在春天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些日子,母亲的音容笑貌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母亲的信仰生活,除了每日参加教堂的弥撒,晨祷,晚祷,玫瑰经,有时拜苦路,每天还有个人祈祷,朝拜圣体等。
天大亮了,羊吃饱了,草割满了,我该上学了,母亲背着篮子,牵着羊,我在后面挥舞着树枝,不让羊掉队,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种感觉是我深深留恋、怀念的。
一个女儿该怎样开口来感谢母亲所给予她的生命呢?还有她在抚养孩子成长时所付出的爱、耐心和辛勤劳动?以及她跟在蹒跚学步的孩子身后奔跑,对情绪不定的少女的理解,以及对一个自以为是的大学生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