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光启文化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06-10-15

徐光启是明末清初展开中西文化交流的先趋,1950年代当耶稣会士踏上台湾这块土地的时候,首先想到要成立一个出版社从事文字福传的工作,1957年出版社成立于台中,是当时台湾仅有的几个出版社之一,名字就叫「光启出版社

龚鹏程教授在梵蒂冈鉴宝
2017-11-07

近年该馆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编的《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亦仅着眼于此。而其实与传教无关的历史文献、儒学经典、小说、民间百科图书和字典等还很多,如《水浒传》之类,应该继续整理出版。

南昌将建西式广场纪念传教士利玛窦
2006-06-20

在传授西方科学知识、布道的同时,利玛窦神父也把中国的科学文化成就介绍给欧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陕北天主教堂建筑
2011-05-17

教堂立面装饰及细部多用罗马式风格的拱券,室内装饰中西结合,覆盖着圆形穹顶,祭台四周的细部石雕采用了传统的植物式样:梅、兰、菊、荷及龙的动物式样。建筑材料下部用石材,其余为青砖。

414年前的今天,利玛窦神父在京去世
2024-05-11

由于做法得体,利玛窦不但得以暂居肇庆,而且最终北上定居北京,传播基督福音和科学文化,并把中国介绍给西方,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先行者。

台北:利玛窦家乡教区主教抵台寻找封圣资料
2012-02-19

他指出,利氏提倡「互相尊重、文化交流和东西坦诚对话」的精神,东西方都要开放心灵来积极交流。为此,其教区开设了「利玛窦研究中心」,供在欧洲深造的华人神父使用,并经常举办神学研讨会。  

为什么土山湾被誉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
2010-03-29

可以说,“土山湾文化”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年5月上海将召开世博会,以“土山湾文化”为核心的“海派文化”将进一步得到展示。

缅怀追念 扎根本土 谋求发展
2019-02-14

他同时广交朋友,与友人畅谈人生信仰、哲学、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为包括江西在内的中国教会播下了福音的种子。

回望利、徐之交:重温大国的气度和开放情怀
2010-06-17

徐光启在此基础上与利玛窦的“温和主义”交往,是中西交流史上的成功模式。今天,人们在纪念利玛窦逝世400年之际回望历史,仍能从利、徐之交中获得启迪。

台湾:首座基督教史料室启用,冀积极推动相关研究
2015-04-20

馆方最近更花费十多万元向梵蒂冈订购了《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第一辑》共四十四册图书,近期内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