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生活有不少挑战,比方说:制造小团体、离群索居、说他人坏话、自以为高人一等或是聪明过人等等。教宗叮嘱司铎们不要养成这些坏习惯,却要仰赖天主的仁慈。
与此同时,这三位宗教领导人也鼓励每个人与他人合作,承担起责任。至于那些肩负重责大任的人,愿他们在追求利益时,始终以人为核心,并推动一种朝着公正和可持续发展迈进的经济转型。(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因此,我们需要腾出空间来祈祷、朝拜天主、与上主相遇,聆听圣神要对教会说的话,并且接受他人经历的质问。我们不该「躲在冠冕堂皇的关系后面」;相反地,相遇建议我们走上新的道路,不再因循苟且。
她们还为他人祈祷,这些活动帮助他们与团体保持联系。体弱的修女经常拜访那些比自己更虚弱的人,提供社会和精神上的支持。这直接源于修女们不仅在她们活跃和富有工作能力的时候,更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中对人的重视。
悔改(希腊文:metanoia)并不是一个表面的、冲动的肤浅行为,去弥补我们做错的事;而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决定,去应对那些阻碍我们成长、阻碍我们与天主和他人关系,最后也阻碍我们体会别人痛苦的能力。
教宗向在场参礼信友强调,不要担心自己的微小或是少数人团体,更重要的是“向天主和他人敞开心扉”。
由此,“慈悲的召唤”成为2015年至2016年特别禧年的主题,这主题也经常在教宗的讲话和对司铎的谆谆教导中回响:“司铎是一个慈悲和同情的人,亲近他人的人,是众人的仆人。”
当我们搬到新家或为新季节换衣服时,这可能是绝佳的时机,反思我们的真正需求,出售或赠与他人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总是寻求让我们的物品可以被二次利用。节俭的美德最让我着迷的是学会赋予每件事物适当的价值。
教宗因此邀请众人,“对照若瑟的形象,我们必须询问自己,我们是否晓得退后一步,允许他人,尤其是那些托付给我们的人,在我们身上找到一个参考点,而不是一个阻碍”。教宗多次揭露今天的父亲身份陷入危机。
在这层意义上,我们都必须学习年长者:的确,在年长者身上有一份恩典,这可以理解为依靠他人的照顾,首先是依靠天主。”教宗说,这是一种“脆弱的教导”,即弱点不应隐藏起来,因为它们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