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教堂里出来,来到院子里转悠,拍照、休息、喝水、吃自带的点心,聊天,这是一个典型的中西合璧的不小的院落,有圣母山、耶稣、伯多禄的塑像,有江南特色的袖珍式的山、水、亭、榭,而且是大院子里套小院子,非常精致
她在领洗初期,在家庭中受到歧视,生活也很不如意,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经常可以看见她在教堂里哭泣的身影。
然而,当进到村子里之后,反而见不到教堂的踪影,连十字架也看不见了,完全淹没在了民居之中。
那是一个暮秋的主日,圣堂里的弥撒已进行到领圣体的阶段,教友们和往常一样,纷纷起身在跪凳的行间排队,向祭台前送圣体的神父缓缓移动。
霍秉崇自幼热心事主,诚以待人,在堂里担任辅祭员时,他不怕起早贪黑,不惧酷暑严寒。15岁为教堂打面饼,供弥撒中五六百教友领圣体。本堂神父觉得这孩子诚实,常委托他做一些堂里的事。
这种祝福礼吸引不少信徒热烈参加,礼仪专家也建议未来可以加入到教会本地化活动里,但也有修道人士反对。
等我安顿好后,就守在老人床前,一边盯着输液瓶,一边在听MP3里的圣歌。
正当我们同教友们一起分享耶稣所讲得真福八端时,一个小姑娘站了起来,她还未发言便抽泣声先闻,“俺娘是会长,可是她却两头受气,在堂里教友不听她的,回到家里还要受俺爸的气。
原想着到了堂里可以朝拜圣体、念念晚课,若有机会也可拜会一下本堂神父,顺便了解一下第二天的弥撒时间,待第二天参与弥撒以后再行返回。
《圣经》指出,上主「喜爱」在荒野里向我们发言:祂向梅瑟颁布十诫,并对子民的「心灵」说话。子民在荒野里「重新找到与天主的亲密感、上主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