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天,传道组组长让谭福银参加本堂区举办的门徒班,本来以为上班没时间参加,只在休息时间去刘杖子听课,不料正遇上马三家门徒班学员张桂银分享,说自己参加门徒班时没有领洗,那时的她过的是夜生活,整天吃喝玩乐
一个团体的诞生与建设是靠着众人秉持共融和彼此分享的精神作出的贡献,今日呈现分裂和不平等的社会非常需要这样的见证。尽管奉献生活者在年龄、教育和文化背景上有别,但一起生活不仅可能,而且美好。
张老师说:伴随着人生我走过了一段习作圣乐之路,留下了一行行的灵修印迹,愿与主内弟兄姊妹分享,以丰富我们的信仰生活。切愿因我们的歌唱和祈祷,能使更多的人归于基督,追随基督,遵行天主旨意,善度人生之旅。
之一2018年1月27号上午,我在包头市萨拉齐双龙镇教堂分享临终关怀课程时,杜开明的妹妹特意从包头赶到双龙镇,让我去陪伴开导病重的哥哥,说从母亲和嫂子去世后就再没看见哥哥的笑脸,他经常闷闷不乐,不和人交流
同样司铎分享基督本人的牧灵爱德,就是将自己完全地给予教友及整个教会,以显示基督对他羊群的爱。所以,当司铎接受这职务的召叫时,就做了爱的选择,无私的爱着所有天主的子民,和基督一样为他们洗脚服务。
教宗指出:“圣文都拉也分享亚西细的圣方济各对受造物的爱,为天主创造的美妙而怀的喜悦。在圣文都拉看来,我们整个一生都是一段‘路程’,一段旅程,走向天主的上坡路。
我觉得故事虽然简单,但意义深远,特此写下来在此分享。有中国某处有两个年轻人相爱了。女方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另一位没有宗教信仰。
去年炼灵月里,我去参加河北“信德”第六届分享交流会之前,提前几天回到故乡——河北大城县,准备盘桓数日,再转道石家庄赴会。
一篇《曾经也是神父》的文章更是许多修道人茶余饭后不断探讨和分享的话题。不知大家有没有意识沉淀一下我们的思绪,关注一下这些已经跌倒的修道人,他们此时此刻怀有怎样的心情?
因此,修院课程提供的知识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帮助修生成为一个人格成熟、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神恩,并服务天主子民的牧者。在整个培育过程中,培育团的角色是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