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教友们又修建了一条通往圣母山的水泥公路,圣母山上修建了耶稣苦路十四处,我们一行朝圣的信德之友,祈祷跪拜了耶稣苦路十四处,有的信德之友眼里竟吢出了泪水。田家井的一代教友,时刻牢记圣母的大恩。
连陆家居住多年的南市董家渡一带也沦为战区,被迫迁居上海法租界震旦大学所在的吕班路(重庆南路),成了圣伯多禄堂的教友。但这时陆伯鸿仍然不愿放弃他的慈善事业,他不甘心对数以百万计的这些不幸者无所作为。
我慢慢的继续骑车往前走,但我发现那辆摩托不知不觉的骑在我后边,我心里想,摩托车再怎么慢也比自行车快啊,我于是减慢速度,我惊奇的发现,我慢他也慢,我快他也快,他摩托车的前灯很亮,骑在我后边使我可以看清楚前方的路,
还有去厄玛乌的两位徒弟,(参阅路二十四,13-35)垂头丧气的离开耶路撒冷,幸亏在路上,经过复活的耶稣循循善诱,最后才惊喜的认出耶稣!因此,急匆匆跑回去向宗徒们报捷!
耶稣一来到世界就遭人拒绝:这个孩子注定要成为反对的标记(参阅路2:34)。为什么很多人要反对他?因为他揭穿了他们的秘密心思,触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行走在人生的旅程上,有时我们觉得生活的路有太多的迂回曲折,一次次风吹雨打的悲哀,一次次拼风闯雨的无奈,把我们抛置在了凄凉人生的黑暗里。然而当我们以信仰的眼光去看发生的这一切的时候就大有改观了。
祈祷是和天主交谈对话,祈祷是灵魂的呼吸,祈祷是打开自己心门和天国之门的钥匙,祈祷是获得天主丰富恩宠的通道,还有人更风趣地说:祈祷,就是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仍有一条通天的路;只要你举目向天,呼求天主,天主便会使你如愿以偿
乌利特枢机主教从他个人经验出发的讲话回荡在城外圣保禄大殿内,当他在1968年晋铎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挑战的气氛,他描述:“我有可能脱离甚至停止了我的路,一如当时许多的司铎或修会人士。
回顾十五年信德走过的风雨历程,我们感慨万千,是主一路扶助我们走了过来,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信德今后的路更漫长、更伟大,也许更艰苦,更具有挑战性,但我们完全相反,信德一定会奏响新旋律,谱写新篇章
(路12:27—28)“天主的国好比什么呢?我用什么来比拟它呢?它好比一粒芥菜子,人拿来撒在自己的田园里。它生长起来,成了一棵大树。天上的飞鸟也来栖在它的丫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