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一再被拒,皇室和政府仍旧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牛顿墓旁,给法拉第预留了墓地。这次,法拉第还是拒绝了。1867年8月25日,已经失去记忆的法拉第在椅子上安然离世。
雅各伯把她葬在白冷的路旁,并在她的墓前立了一座碑纪念她。在以后的年代中,辣黑耳的坟墓成了出名的地理标志。(参阅创世纪)5、约革贝得(Jochebed),意为“雅威是荣耀”。
站在他的墓前,我仿佛与他在另一个空间相见。今天是寒露,铜像上撒满晶莹的露珠,每一滴都如同人的眼泪,我想一定是他的善行让许多人祭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有的人正是为救赎而来,所以历尽苦难而无怨无悔。
访问期间,他将到曾跟他共事多年的已故伯尔纳铎·冈坦(BernadinGantin)枢机的墓前祈祷。自一九七七年在梵蒂冈工作的冈坦枢机,也是枢机院的院长,他于二零零二年呈辞,返回贝宁家乡。
(卷二,第十三章)在上海,也有一位叫保禄的,就是徐光启。上海人的基督信仰,从他开始。一粒小小的芥子,就此在上海这片美丽田园中,播种下来了。
自2005年以来,光启社、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共同制作了三部关于耶稣会历史的史诗纪录片《徐光启》、《汤若望》、《郎世宁》,在全世界热播,包括在教宗方济各宗座前,以及在中央电视台。
其一,“光启”意谓,让天主的光来启迪我们;在我们承担天主福传事业的工具时,我们只有在天主的光启下,才能完成使命;第二,徐光启是著名的科学家,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
沙勿略、利玛窦、徐光启、汤若望、李之藻、南怀仁、马相伯、雷鸣远、英敛之等先辈神长教友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福传事业鞠躬尽瘁,为福传献出了毕生精力,甚至宝贵的生命!
公元325年,罗马人在伯多禄初到罗马传教布道的旧址,也就是殉道后的墓地上建起了伯多禄小教堂,时隔22年小堂才终于落成,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堂,历史上称旧伯多禄教堂。后来还经过了几次的改建和重建。
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位成功在中国明朝传播基督教的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Ricci)就是他的学生(利玛窦称之为丁先生,因为拉丁文Clavius的意思是钉子),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所依据的就是他评注的十五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