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友祈祷、补赎是姆姆生活的中心,她的奉献如其芳名一般意义深远,真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这是姆姆一生热爱教会的缩写。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分享着老姆姆带来的恩宠和祝福。
2015年1月20日清晨,唐山教区牧灵委员会圣召培育中心的神父及修女们,迎着朝霞拉着礼品兵分两路赶赴教区各个堂区,在春节到来之前代表教区前往神父、修女的家中慰问他们的亲属,表达教区对他们巨大奉献的感谢与祝福
他是一位远离家乡的神父,难得回一趟老家,这次是顺路回家探望80岁高龄的老母亲,而且只能在家住一个晚上,因此他一整夜都陪伴在母亲身边,老人家聊上几句话就要打一会盹儿,娘俩个似睡非睡地度过了这一夜。
老神父谦逊待人,平易近人,经常和会长等一些教友们在堂里商量一些教友或教外朋友们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事,和教友们打成一片,没有一点神父架子,那么大年纪,还和我们一起打扫圣堂甚至厕所。
1.祭台象征基督:祭台是基督的记号(参《圣堂奉献礼典》第四章4号及奉献祷词),因为在祭台上,庆祝基督的逾越奥迹,他把他的体、血给予他的子民,因此教会作家把祭台视作基督的标记,进而称呼:祭台就是基督。
在这座城市里居住著来自许多不同国家的人,你们蒙召在兄弟姊妹的友爱中生活。教会是社会各界人士和文化的聚集地。”
教宗再次提出,“应把花在武器和其他军事开支上的钱用于设立一个世界基金,以最终消除饥饿,促进最贫穷国家的发展,使这些国家的居民不诉诸暴力或欺骗性的门道,不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去寻求更有尊严的生活”。
进德老年之家董事长张士江神父首先致开幕词,他说:“以慈善晚宴的方式进行募捐,是国际上常见的一种慈善活动,它既为需要帮助的人解决了实际困难,也为善心人士提供了奉献爱心的机会。”
今天是教会的追思已亡节日,早六点的追思弥撒是按教宗布置的意向为所有炼灵奉献的弥撒圣祭。弥撒结束后,宜兴埠堂区组织教友到墓地为亡者炼灵祈祷、奉献弥撒活动。并有其他堂口来参与祈祷奉献的教友,将近八百余人。
莫妮加旦蒂雅(MillradMonicaWickramaratnaDenipitiya)与家人一起度过了她75岁生日。她的11个孩子,29个孙子和三个曾孙,庆祝她的寿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