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话来自希伯来人书12:1-2,主教说,希伯来书的作者列举了旧约时代的许多证人,我们则要列举新约时代的证人,尤其是中国天主教内的证人。
,实现自己梦想的人物,如囊萤映雪的读书人车胤、孙康,划粥而食的范仲淹,“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的宋濂等,这些人如同刘姥姥一样,都有着不畏苦难积极争取的精神,正如希伯来书中所说的
“创造者”一词的希伯来原文是一个不定式动词。天主从起初就在创造,但天主也是此时此地“发出气息,使万物化生”(咏104:30)的那一位。
在耶路撒冷之后,总领天使报喜的使者,加俾厄尔,被派往一个在希伯来圣经中从未提及的村庄:纳匝勒。那时,它是加里肋亚的一个小村庄,在以色列的偏远地区,充斥着异教徒及其污秽的边境地区。
这是一份希伯来圣经中已有的人名清单,以显示历史的真实性和人类生活的真实性。事实上,"主的族谱是真实的事件,其中出现了一些至少有问题的人物,并强调了达味王的罪(参玛1:6)。
教宗以梅瑟为例子,引用《希伯来书》指出,“因着信德,因为他好像看见了那看不见的一位”(参阅:希十一27)。教宗感叹道,有信德的人“凭着天主的恩宠能看得更远、看到目标,并在考验中坚定不移。
答:本章强调人即便是不慎犯罪,也需要向天主悔改、献上补赎;也预表了耶稣基督成为终极赎罪祭,一次而永远地为我们的罪献上自己(参阅希伯来书9:12-14),邀请我们怀着悔改的心,常在圣事中亲近祂。
信字原本讲的是人在神面前祷告和盟誓的诚实不欺之语。因为古人认为,神灵具有人所不可企及的智慧和能力,人在神面前只能老老实实,否则必有灾祸降临。事实表明,人活一世,需要信仰。人与人交往更需要诚信。
这位圣座代表最後引用教宗方济各的呼吁,邀请国际社会在令人无法接受的罪行面前不要噤声不语,不要袖手旁观。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