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亚社.香港讯】意大利作曲家兼作家庞保颐,一月底从意大利来到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讲授「天主教音乐史」系列课程。授课期间他接受天亚社专访,谈论圣乐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被困采矿小组的工长、54岁的路易斯·乌尔苏亚意识到,所有的逃生通道都已被切断,唯一可做的便是等待救援,并根据记忆找到井下一处避难所,这里存储着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食物和水源,但只够使用两天。
「阿肋路亚!…阿肋路亚!」的欢呼声,口口相传,心心相递地回响著。
这些天,我也常常想起已是七十五岁的长者亚巴郎。在听到主对他的召唤,“起来!走!”之后,他马上起身,毫不犹豫地舍弃了安定的生活与舒适的环境,随着主的召唤,起身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但梅瑟的手不能放下来,故亚郎和胡尔一人一边托着他的手,梅瑟的手就高举不动,直到日落,于是若苏厄就打了胜杖。这个非常形象的故事说明了祈祷的重要。祈祷是我们一切行动有成效的保证。
今天的第一读经,记述希腊亚力山大大帝的色娄苛王朝统治下的犹太七兄弟和他们的母亲,坚决不屈服于国王的淫威,忠于亚巴郎、依撒格、亚各伯的天主和法律的英豪故事,特别令人肃然起敬的是那母亲,她鼓励儿子们忠贞到底
如果我们阅读圣经(参创4),一个最古老的毛病就显现给我们:当加音意识到亚伯尔的祭献悦乐上主的时候,激起了他对弟弟的恨。
答:亚郎和胡尔扶住他的手,使他能持续举手祈祷直到日落。问10:战斗的结果如何?答:若苏厄带领以色列人击败了阿玛肋克人,上主也发誓要世世代代与阿玛肋克作战。问11:梅瑟为纪念此役做了什么?
保存于热亚那的圣面孔,被认为是埃德萨之图的现存版本之一 埃德萨之图源自4世纪出现的耶稣生平故事,讲的是耶稣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古城埃德萨的国王治病的故事。
第二天7月26日周五,我们又来到主教座堂,望7:15分的平日弥撒,弥撒结束,主教问我们愿不愿意跟他们一起下乡,去参加堂庆,因为今天是圣母的父母双亲(圣若亚敬和圣妇亚纳)的庆日,也是潮州乡下一个叫湖西教堂的主保瞻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