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7:1-2)路加福音记载,有一个法利塞人请耶稣到他家里吃饭,有一个妇女,是城中有名的罪人,她一听说耶稣在那个法利塞人家里坐席,就带了一玉瓶香液,蹲在他的脚边哭了起来,用眼泪滴湿了他的脚,用自己的头发檫干
玛定修士摘自雨露日志
__________撰文:玛利诺会甘伟霖(WilliamGrimm)神父,天亚社主笔,长驻日本服务。
1673年,耶稣首次显现给贞女玛加利大,对她说:“我要透过你,把圣心显示给人,并把圣宠分施给人。”
「如同厄玛乌的门徒那样,我们可以感受到复活主基督的临在,祂与我们同行,为我们解释《圣经》,而我们期盼一同分享感恩祭,在擘饼中认出祂来。」
单从以上三份资料的名字就可看出,圣言如同玛纳般的活命性,非吃不可,否则灵命堪忧,如同一日三餐不稳定,势必影响身体健康。
科斯塔神父解释说,用“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作为典范绝非偶然,教宗借此让我们看到每个人的尊严,以及给予每个人支持和关怀的承诺。“随后的章节进入爱德的核心,让我们看到爱德如何支持兄弟情谊。
教宗期勉人们活出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精神,懂得调和差异、寻求公益。简而言之,这就是教宗所说的「创造和谐的能力」。
(玛廿五34)这句话是针对那些照顾穷人的人,不一定是穷人自己,他们过著物质贫穷的生活”。基督的教会比数字和统计的结果更为广阔无边。圣言降生成人,取了贫穷、卑微和受苦者的名号。
圣神“提醒我们,近人不仅是分享我们的价值观和思想的人,我们蒙召成为众人的近人、脆弱人类的慈善撒玛黎雅人”。“贫穷和受苦的人类躺在世界的路上,天主渴望以怜悯之心来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