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涉及教会和社会的多个方面,如教会革新、本笃十六的辞职、现任教宗的工作、世界和平、难民问题、欧盟现状、拉美形势、美国新总统等等。
听到母亲的这些话时,我的心如同被什么刺伤了一样心痛。多么好的外公啊,心宽如海!身体虽残,而心里爱着世俗中的人。
关於第二个提问,卢比亚诺小城的培育学校如何能作出新颖和有创意的贡献,教宗指出了这座小城以同道偕行的精神一起行走的经验。藉此汲取新动力,以爱的想像力充实自己,向圣神和历史的催迫敞开心怀。
“发展是各地共同面对的问题,香港则面对经济、政制和污染等问题的挑战……本地教会团体关注的许多议题都离不开发展,如最底工资和家庭工资。”
圣若瑟英文书院现在是香港最杰出的中学之一,共有1300名学生,除高锟教授外还培育了许多著名校友,如资深大律师,前香港赛马会主席施伟贤;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律师,香港足球总会主席康宝驹;著名艺人方力申、陈百祥等等
现在各教区的刊物杂志如雨后春笋涌现,也是凭着这种精神的激励,一大批文字福传者如:梅乘骏、张多默、张公显、刘文锦等年逾花甲、古稀的老人们为教会报刊辛勤耕耘,并且至今仍奋战在文字福传的岗位上。
如何能保持司铎的喜乐,而实际上,圣召越来越少,司铎们都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根据社会学对欧洲司铎的研究,得到以下出乎意外的发现:他们虽然有时会埋怨,但大多数都快乐。他们的生活带给他们许多喜乐。
使我们获得了拥有了更多灵粮、天上宝藏的机会;神父,我们感谢您,感谢您将自己的一生年华作为祭品奉献在天主台前,我们才有机会在一次次弥撒圣祭中同饮基督的生命,在基督内成为相亲相爱的弟兄姐妹;神父,我们感谢您,感谢您如师长般
枢机表示,我们不应只停留在医疗危机时期的感触上,也应能够有力地抗击世界上的悲惨境遇,如践踏人的生命和人性尊严的饥饿、战争和暴行。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祈祷”的主题,这一次谈到在祈祷中遇到的几个困难,如分心、枯燥和懈怠,需要加以“识别和克服”。在祈祷中不要因慰藉和枯燥时而交替的情况而泄气,却要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