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奥体内的在俗教友和圣统人员之间的全然区别不意味着双方的对立,而是一个身体内各有机体的彼此关联,各有各自的功能。教宗进一步解释说:教会并不是混乱或无政府状态的地方,不是任何人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
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如果不懂得身心的自我调节,是很容易迷失方向、身陷泥淖而不可自拔的。
教宗说上主鼓励我们敞开胸襟,对他人有更多的爱心、善意和了解;对有关人类的共存和生态环境的实际有效维护等问题,也要怀着同样的爱心,好使我们的树林更有生命力,不要让这个希望的火焰熄灭。
巴尼亚斯科总主教说:在“西泽的归西泽和天主的归天主”之间的区分,不仅对基督信仰,也对现代民主而言是个基本准则,使我们坚信我们该当一起,每人以自己的方式来寻求我们团体的进步,也唤醒精神和道德力量,失去这些力量
七十岁的梁氏业忆述神父的话:「天主爱人,尤其是罪人,祂不惩罚任何人。」她说,神父竭尽所能帮助他们成为教会一员,她希望四名子女将来也会成为天主教徒。
主耶稣就是这样的,天主教里,「伟人」是圣人,而圣人都是很谦虚的,一定不会把功劳归于自己。
不,它反而恰恰证明了德肋撒姆姆的圣德。因为经验天主的不在,有两种原因:或者背向天主,或者朝向天主。有的人基本态度是背向天主。
22日,晨曦之际,我们离开不夜之城广州,继续往上川岛的行程,好不容易才盼到熟悉的十字架映入眼帘。
然而,主教并非这位神父,因此要在真实体验神父发怒的原因和程度的同时,自己保持不发怒。在这种感情移入了解法中,主教不应从感情上进入神父的生活,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其实,这是从智力上了解神父的情况。
不是的,这里面有更为神圣的教导意义,就象福音中耶稣回答若翰的:“我们应该以这样的方式,完全履行天主的旨意。”其实,若翰并不明白耶稣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他按照耶稣说的做了。以这种方式完全履行天主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