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文明的历史,靠个人与家庭的传续来完成;没有个人与家庭的传续,历史将是苍白、抽象而没有人情味的;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
南孟村的村民们口口相传着吴文德的事迹,很多人挑起了大拇指,脸上的表情有敬佩、有惋惜,也有愤怒。
追随基督的人不能不成为传教士,懂得耶稣与他同行、对他讲话、和他同声同气、一起工作(宗座劝谕《福音的喜乐》266)。传教是对耶稣基督徒的挚爱。同时,也是对人的挚爱。
曾有一人,他本是光荣的,为我们却成了卑微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深深地吸引我,让我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自己所谓的幸福生活。我深深懂得:这不是别的,而是一份爱的召叫,一份爱的礼物。
这是整部《申命纪》的中心主题,也是以色列人与天主盟约的核心,即出于爱与忠诚的服从,而非仅仅是外在的遵行。问2:梅瑟为何特别提及“你们的子孙没有亲眼经历”的内容?
我们如何能找到生命的圆满,这不仅只是我们每个人各自所作的决定,而是我们对从天上而来的召叫所作的回应。上主向我们指出我们的目的地,即在对岸,并给予我们上船的勇气。
《户籍纪》第七章问答——支派领袖的奉献与天主的临在一、会幕与祭坛的祝圣问1:本章的背景是什么?发生在以色列历史的哪一阶段?答:这是以色列人出离埃及、在西乃旷野建立会幕之后的事。
至今信德之家的老同事还记忆犹新,感恩前辈姚神父的关心和鼓励以及光启同仁的友谊。
作为一个连家庭都可以舍弃的度奉献生活者应该而且有权利及时知道自己的病情,希望并相信她会坦然、勇敢地面对疾病的考验,将余下的时间全部献给主,要保留她多长时间都交给那位召叫她的主。
总之,她受的苦、遭的罪一言难尽。常有人这样说:人的尽头,就是天主的开头。沈文英已出嫁的大姑姐奉了教,经验到了从天主那里得到的平安和喜乐,她看到弟媳的苦楚,就劝她信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