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宁静从容的司铎形象显示出非凡的力量和喜悦,在同会弟兄们最艰难的时刻总是给予灵修和道德上的支持。这一切都是直接来自天主赐予的恩典。
教宗指出,「不存在一种只有天主子或是只有圣神的灵修:核心在于天父。天主子蒙天父派遣,而且回到父那里去。圣神受到天父派遣,前来提醒并教导人们通往天父那里」。
接著,教宗反思我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也在灵修生活中常常拖泥带水。我们知道祈祷为我们有益,但我们常会说没有时间祈祷。“我知道帮助他人很重要,但我今天作不到,我明天再去做吧。”
在这一个世纪里,您的临在是教会的祝福、教区的福源,也是修会的大恩典!您的生命犹如天使,把真善美撒向人间!年轻时期的您,因着主的一声轻唤:“来跟随我”!您便放弃一切、离乡背井、走进修院。
教宗在讲道中强调“惊奇讶异”在教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可定义为“救恩的方式”,它也是衡量我们灵修生活的尺度。
种子,耶稣的风格本笃会安杰利尼(IgnaziaAngelini)修女从福音中耶稣的一些讯息做灵修反思,强调耶稣使用比喻而不直接发号施令的重要性。
教宗又说:“在老传教区,通常都给出生不久的婴儿傅洗,在这样的地方教会都提议让青年和成年教友们体验聆听要理讲解和灵修的经验,以便成熟和有意识地走重新发现信德的路程,进而肩负起为信仰作证的承诺。
他以深入、浅显、有系统地方式来谈我们的信仰核心:向大家展示,也协助大家明白,每天在信仰、理性、研究与灵修间不断编织的必须与美好。看来这正是教宗本笃十六世的神恩。
在这一百年中,世界各地普遍都举行了合一祈祷周,尤其在最近这些年来,在修道院、灵修团体、主教、神父、教友之间,形成了祈祷的网络。因此,大公合一的确是一个祈祷的运动。
然而基督信徒尚有教会历,我们的礼仪与灵修也随之配合。不只我们会开始一个新的礼仪年,或许信徒也可考虑更为密切地配合礼仪年来适应自己的教友日常生活,这为习惯参与主日感恩祭者并不难,只须多些关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