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教会发生了变化,政府解散了亚纳修会,让修女们离开教堂自谋生路。修女从来没在外面谋生过,真是困难重重。因为买菜,母亲认识了在卫府里卖杂货的吴玉凤,每天总要到她那儿坐一坐,向她介绍天主教信仰。
在若望福音中,耶稣被捕之后,大司祭亚纳斯先质问耶稣门徒和教义的事(若18:19-24),但并未宣布耶稣的死刑。接着若望描述,耶稣被带到另一位大司祭盖法处(若18:24),然后是总督府(若8:28)。
他在那个不是人人都可以读圣经的年代,把古经大略里关于亚巴郎、梅瑟、古圣若瑟、约伯、约纳等等人物,以故事的形式,在我们餐前饭后的言谈中默默地送上,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如:法国亚尔斯本堂神父洞悉人的内心世界和隐秘,启示罪人痛哭流涕改过自新;圣女伯尔纳德遗体200多年面容如生等。我们在平凡生活中享受着天主所赐无数的神恩,需要我们去认识、体验和洞察。
祂是一个犹太偏僻小村庄纳匝肋的人,以木匠的身份努力工作,关怀身体上和灵魂上软弱的人们;祂邀请每个人跟随自己开始新生命。祂的人生目的就是:将天父和祂的圣爱带给每个人。天主是爱(若一4:7-10)。
这时谅辅挺身而出,在院子中曝晒自己来求雨,对天发誓说:“我谅辅是广汉郡的股肱之臣,不能规劝太守改正错误、进纳忠言、推荐贤能、贬退邪恶,协调老百姓之间的关系,以致于使天地闭塞不通,万物干枯焦萎,百姓有冤,
所以,法国雅尔斯的本堂神父若翰·维亚纳,在默观了这个奥秘后说:“如果我在路上同时遇到了一位‘天使’和一位‘神父’,我要首先向神父请安”。既司铎代天主位者。
祂是一个犹太偏僻小村庄纳匝肋的人,以木匠的身份努力工作,关怀身体上和灵魂上软弱的人们;祂邀请每个人跟随自己开始新生命。祂的人生目的就是:将天父的圣爱带给每个人。天主是爱(若一4:7-10)。
(P.F.,15)基督徒的要务是依恃信德,满怀希望投身于服务这个世界,等候正义常存的新天新地。(伯后3:13;参默21:1;P.F.,14)小结信德年,一个良机。
基督的门徒更特别要承认邪恶的存在,承认我们都需要天主带来的救恩,怀着信心仰赖祂,知道「祂没有犯过罪,祂口中也未出过谎言」(伯前二22;参看依五三9)。耶稣说他自己就是真理,祂对默示录的凝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