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只有善生方可修得安死善终,而善生的最佳模式就是尽力遵循耶稣基督的圣训和福音精神,常用天主的诫命检视自己的思言行为,常使自己的心灵保持无罪状态,即使因为软弱,不慎失足跌倒,也该及时用上等痛悔来与天主修和
(玛8:20)他用穷到家的处境完成了空前绝后的救赎奇迹,但他自始至终却无限的谦卑质朴,确实值得普世万代尊崇敬仰效法,况且我们都是卑微渺小、常常会犯错误的软弱罪人,又怎能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谨小慎微地信赖耶稣
而唯有谦卑地匍匐在主的面前,承认自己的软弱与卑微,没有主,我什么都不是。顺服于主并非说明自己懦弱与不堪,并非表示自己没有勇气去拼搏,而是认清自己的能力所为,没有主,我什么都做不成。
我们感到自己如此的软弱,特别是致力于捍卫人权的人、少数派宗教团体的人。我们严正谴责此类非人的野蛮暴行。现在,我们基督信徒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过后,我们就要好好想想该怎样做了。
要是人渴望的对象是同天主建立关系,求他祝福和他的爱,那么这场搏斗就不能不以献身于天主、承认自己的软弱为最高潮,在将自己交在天主仁慈手里的时候,获得胜利。
教宗说,对话并非出于软弱,对话是相信天主的存在。同样,怀有希望不意味天真无邪,而是相信明天会更好,是信德的表现。教宗在结束讲话时为整个非洲祝愿希望常存,他说:非洲,你要有信心,站起起来吧!天主召唤你。
于是,教宗对基督为祂的门徒们奉献的祈祷作了深刻反思,他说,耶稣的祈祷使他们从软弱中坚强起来,帮助他们了解在奉献饼和酒的时候就已经提前纪念的死亡与复活的奥迹是天主指出的路。
现在,为了不久三位宗徒将见到他在山园人性最软弱的一面,耶稣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让他们看到了他天主性的光荣,藉此坚固三位爱徒的信心。在圣经传统中,光荣只属于天主,耶稣的光荣出于他自己。
教宗接着表示,耶稣对我们的同情没有停留在思想和愿望上,祂实实在在地进入我们人的状况,将它彻底地生活出来,除了罪以外,祂体尝了人的所有软弱和不稳定。
在这两篇圣咏中﹐圣咏作者都承认自己的软弱和罪﹐渴望与天主圆满共融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