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讲解说:胆怯的人是那些在耶稣复活的清晨来到耶稣墓前的人,是厄玛乌的门徒,他们走了,因为他们害怕。门徒们因为怕犹太人,把自己关在最后晚餐厅内,连玛达肋纳也哭泣,因为有人把主的遗体搬走了。
这两个门徒面临的处境“在历史上多次出现:或是缄默不语、不理会耶稣的嘱托,或是不顾当局野蛮的干涉仍发言”。在这种情况下,两位门徒来到正在祈祷的信徒团体。
教宗方济各从耶稣在最後晚餐厅嘱托门徒的这句话谈起,解释上主所赐的平安的意义。当天第一篇读经取自《宗徒大事录》,记述保禄和巴尔纳伯在宣讲福音途中遇到的许多困难。
当天弥撒的福音讲述经师来找耶稣的麻烦,质问耶稣的门徒为何不守斋。主耶稣并未落入圈套,反而以宴席和新颖回答经师。教宗方济各从这段福音展开弥撒讲道,详述耶稣带来的新颖,以及耶稣劝人要把新酒装入新皮囊。
逾越节三日庆典从圣周四开始,天主在这一天藉着圣体圣事成为食粮,甘愿服事自己的门徒。
他提到真福若望保禄二世曾三次到这个国家访问,强调家庭在教会中的重要角色。教宗提醒人们:在今日的欧洲,基督信仰传统坚固的国家有特别责任维护和推动建立在婚姻基础上家庭的价值。
(参阅:《生活的基督》宗座劝谕,第2号)这番话为首批门徒、伯多禄的继承人和各时代的青年同样有效。
因此,旅行的特定内容是宗教性质:给予在基督内的生命,做基督的门徒”。教宗又说:“即使教会不从事政治行为,而是尊重政治的在俗性,然而教会的宗教使命却提出拉丁美洲必须解决的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条件。
两千年圣年时,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聚集在真福山朝圣的青年们说:“耶稣升天前,给自己的宗徒们交付使命时,也作出了这个保证:‘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看!
圣依拉略死于公元三六七年,真福庇护九世教宗在公元一八五一年宣布他为教会的圣师。教会在元月十三日纪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