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老教友的再慕道、信仰的培育和陶成显得格外迫切!福音中耶稣教导我们要如同天父般成全(玛5:48)、向万民传福音(玛28:19)及彼此相爱(若13:34)。
4、购地兴建圣若瑟堂、圣母堂、十四处苦路、圣地管建工程,应晚于1777年据李伯渔主教和豹窝当地周、贺两位老会长述:十字山创建后简易,仅在现今若瑟堂西北角山洞内举祭、念经,1987年建若瑟堂时封了洞口。
还有一个80多岁的叫李良英的老教友,生病就祈祷,身体很健康,这就是信德的奥迹!我忽然明白如果没有主的神恩,李嫂凭什么为主见证?没有神恩单凭李嫂空口宣讲,一个文盲农民能有多大本领引领那么多人信教呢?
老人和幼童被汽车撞伤而无人救助,是因为此前的救助者非但没有受到感谢和表彰,反而遭到被救者诬陷,而这种反诬行为竟然得到法院的支持。
说老实话,我虽是老教友的后代,但一度背离了天主,再加上病魔对我的折磨,那时根本已不相信有神的存在。
如果我们在圣堂内都做不到办告解自觉排队,做不到把跪凳让给老人和教外朋友,做不到参与弥撒时将手机调至震动或关闭,那么,我们在远离圣堂的人群中、在道德滑坡的社会中,又怎能做到事事讲文明、处处献爱心呢?
圣母院,这位巴黎最老的女人,就随着这缓缓的河水,轻轻地走入了眼帘。 这就是巴黎圣母院?是的,这就是。灰色石头的巨大哥特式建筑。浑厚中透着灵性,脚踏实地,却又轻舞飞扬。
话还没说完,泪花已在她那张比实际年龄看起来老很多的脸庞上扑簌簌地往下淌……堂嫂25岁那年,堂哥因车祸撒手人寰,撇下了她以及5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
有位八十岁的老教友李其锋,每天早早把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安顿好,就骑上自行车出发,到周围村庄传福音,带上些水果或食品探望孤寡病弱。
每每这时,在我的脑海中,便浮现起晋公子重耳逃亡的一幕:当饥饿的重耳举起鞭子抽向捧起一把泥土递给他的老农时,狐偃激动地说:这是土地,这是上天的恩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