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建在基督身上的基督信仰的希望不是一个幻想,正如希伯来书说的:‘我们拿着希望,当作灵魂的锚’(希6,19),这锚深入基督先我们而去的天堂”(2008年5月4日天皇后喜乐三钟经)。
它显示了贴心的宗徒团体从根本上对主的跟随,放弃了世界上的财物,依附于“以默西亚的耻辱比埃及的宝藏更为宝贵”(希11:26)的道路。这里是用末世论的视域——指向未来,那要比现在重要得多也实际得多。
当时这个团体正处于背信的危险之中(希10:25),因为一方面,他们为旧约丰富的法律和隆重的敬礼所迷惑,另一方面又遭受着同胞们的迫害(10:33)。
来自孟买的年轻女子苏拉比.希(SurabhiS)回答了基督的召叫「背起你的十字架」并跟随他。在复活主日,她将在总教区一个堂区领洗。
巴维拉希尼和哈克沙恩:「想带我们的兄弟在摇摇板上一起玩,我们将告诉我们所有的朋友到来学校。」「连接会」成立于2017年,其座右铭是生命的相遇之处。
他宣讲的主要讯息是:耶稣是生活的(希13:8),他就在今天“向穷人传报喜信,治疗破碎的心灵,向盲者宣告复明……”(依61:1;玛11:5);信赖他,便会获得拯救。
世界宣明会职员图图尔.希拉(TutulHira)表示,儿童及许多其他人「因西达而在多方面受到精神创伤」,需要接受辅导。
新约的一位作者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天主在古时曾多次、以多种方式透过先知给我们的祖先说了话……现在又透过他的儿子给我们说了话”(希1:1-2)。
见到手机失主把手机还给他后,他硬要请我俩吃饭,妻子便说:不用谢了,我们希望你在下次碰到雷同的事情后,也能和我们做得一样好吗?那是当然,那是当然!我一定会这样做!那人感动地频频点头说。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凯拉什·萨蒂亚尔希、莫桑比克活动家格拉萨·马谢尔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纳迪亚·穆拉德都呼吁结束战争与暴力,并敦促人们更加致力于维护人类尊严与博爱。(来源:CNA;信德编辑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