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以加尔瓦略山上“两种思维方式的碰撞”开始他的讲道。教宗指出,在福音中,被钉十字架上为他人恳求宽恕的耶稣与那些喊着“钉祂在十字架上”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不断向基督说:“救你自己吧。”
至于“向希望说是”,教宗指出,那是在基督内的希望:“因着祂,每一个坟墓都会变成摇篮,每一座加尔瓦略山都会变成逾越的花园。因着耶稣,希望生而复生:为那些遭了罪的人如此,甚至为那些犯了罪的人也是如此。”
以此精神,面对世界的动荡以及穷人的哭泣,玛达肋纳感到蒙召“全然活出基督的爱,准确来说,就是从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油,到加尔瓦略山上的醋,如此的为了爱而把爱给祂,——因为,藉由毫无保留地爱祂,并让祂爱我们到底
在圣伯多禄大殿内,教宗说:“在皮埃蒙特和瓦莱达奥斯塔两个地区,基督信仰也必须面对今日社会文化环境的许多挑战,面对在教义上所持的不可知论,以及在伦理道德上主张完全独立自主的倾向。
主在受审讯鞭打一直到身背十字架走上加尔瓦略山,又疲又累又痛苦,所以干渴。主会饿,主会困倦,主道成肉身,是完全的人,与所有常人一样,有身体各种软弱的表现。
公开接见活动结束之际,俄罗斯著名女画家纳塔丽娅‧察尔科瓦(NataliaTsarkova)呈献给教宗一帧他的官方油画肖像,长一百八十公分,宽一百二十公分,画中教宗坐在良十三世教宗的宝座上。
五湖村的教友不管谁家有什么困难,他们都互相帮忙,这充分彰显了教会的爱和凝聚力,这也给构建和谐新农村增了砖添了瓦。
修女从太子港的克鲁瓦德布凯地区出发,她如同门徒们那样答说:“我们这里没有两个饼和五条鱼……。我没有很多,但天主在做工,使我为祂作出的奉献不断增多,以完成祂的工作。”
擢升日期最早的枢机先宣誓,也就是帕罗林枢机在先,枢机资历最年轻的最后一个宣誓,最后一位宣誓的是印度籍的科瓦卡德(Koovakad)枢机。
他在当选后不久的一次枢密会议中就擢升了蒙蒂尼枢机(即后来的保禄六世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