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近百年过去了,这个乡村有的老人居然还能说上几句英语。柏格理在苗族中传教,俨然以苗族一分子自居。根据资料记载:当年的苗族,生活极苦。
兄弟分家时,母亲对家中的家具、炊具不争不抢,只求将圣母态像和两位老人分给她。
有许多父母热心福传,子女却远离天主,不说是扬父母之志,而是使其很没面子,完全是给老人脸上抹黑。这样的子女能说是孝敬吗?信仰是父母给你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人生的三大法宝中最重要的宝。
开始教友们都以为是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待换了衣服洗了澡,刮了胡子理了发,才发现他竟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多大岁数了?他哼哼唧唧说不清。
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这位老人最终将目光锁定在诺克米尔当山这片安静、人烟稀少的荒野。修士们回到了爱尔兰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亲切,所有的烦恼和苦难一扫而光。
两位老人仍然每天进堂,而儿子媳妇们为了生计,只能在主日进堂。2001年的一天,小儿子突感腹中不适,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肝癌晚期!不到一个月,年仅35岁的他,便蒙主召叫而去。
多蒙天主的恩宠,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三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工作单位也不错,而且对我们二位老人很孝敬。我们现在已六十有余,退休在家,每月也有些退休金。
索性就偶尔把它搬上剧院,供一些有情调的艺术家欣赏,这就像60年代的高粮饭,某些有兴致的老人也间或把它端上饭桌,忆苦思甜地品味一下。看来,昆曲如今只能唱自己的悲剧了。
这里特别要提到扬州市的林跃斋老人,他不顾年老体弱,将教友们捐赠的每一件衣服都清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月十号发工资后,他所做的第一件是就是去邮局给我们邮寄衣服,我们代表受助家庭对这位可敬的老人和当地热心的教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但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这里的经济条件还比较滞后,有的家庭因病致贫,有的老人子女外出打工、生活生病无人问津,露德之家为山寨的村民们举办了义诊,并看望慰问了村中的贫困教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