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5:14,你们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隐藏的。)
每次我们去教堂过瞻礼,总是看到她热情地在为教会服务。这古稀之年的宗文秀不论寒暑,刮风下雨,不管农活有多忙,每周六步行数十里,从未间断。她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在家里能和儿孙们共享天福之乐,安度幸福的晚年。
同时,这也成为请人皈依的迫切呼吁:你们要从窄门进去,因为宽门和大路导入丧亡;但有许多的人从那里进去。那导入生命的门是多么窄,路是多么狭!找到它的人的确不多(玛7:13-14)。
但福音圣训告诉我们的却恰恰与此相反,让我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玛6:33)该在天上为自己积贮财宝。(玛6:20)要用不义的钱财交结朋友,为在你们匮乏的时候,好叫他们收留你们到永远的帐幕里。
我愿意通过三个关键词:即开放、共融和见证,也用其它圣经经文,来同你们一起进行反省。首先是开放。读经一和福音给我们谈到了它,给我们展示了圣神的释放行动。
为了将福音广传,他们有了新的抉择:从科学转向哲学,从宗教转向道德,努力适应本地风俗与文化。为了使中国读者能理解,他们竭尽全力译书著书,将皈依者带入天主教信仰的核心——救世主耶稣基督其人其事的启示中。
在新约时代也同样,从对观福音到默示录,各卷的成书年代有将近一个世纪的跨度。
天主的福音传入忻州为时虽早,但前期发展非常缓慢,直至清道光年间才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忻州的传教活动达到鼎盛时期,当时教友人数已发展到两万多名,慕道者近3000名。
同时,黄先生也非常重视儿女们的信仰,经常带着他们去教堂。后来,黄先生的儿子在上中学时常常不愿意去参与弥撒,也不参加堂区举办的活动,只愿意用周末的时间去打篮球。
记得有一个教外朋友,某日在朋友邀请之下,进入教堂参与弥撒整个过程,出来后对朋友说:你们天主教没有人指挥,怎么说跪都跪下,说坐都坐下,太神奇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整齐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