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仰团体充分认识到,像伯多禄、雅格伯和若望宗徒那样被单独带上了一座高山(玛17,1),再次在基督内获得天主恩宠的礼物——在圣子内成为天主子: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欢的,你们要听从祂
重复:世间有谁像祢如此美丽?世间有谁像祢如此甜蜜?只有祢是万有中的万有,主耶稣我深深爱祢。不再照己意不愿再受欺,不愿再沉迷于己的天地。我深知惟有祢是我所爱,我惟一的最爱是祢。
因为每一个人都属于天父的孩子,虽然我们常常有时像浪子回头故事中的小儿子拒绝逃离父亲的爱,有时像大儿子对父亲的爱麻木不仁,天父都选择爱我们到底,爱我们到受苦受难的十字架上。
丈夫自从盖完房子后像变了个人,经常发脾气,也不愿意干活受累,对妻子也再不如前。吴杰英想把房子钱要回来,一走了之,可丈夫哪里有钱给她,公公又拿着房产证,想卖也卖不了。
这也意味着,每位基督徒和有资格进入天乡的人们日后也要像基督一样有希望自死亡中复活。 而在我们东方儒家传统文化习俗中,高龄老人的葬礼既要体现对逝去长者的哀思,又要表达对长者“福寿双全”圆满人生的感念。
当我们吃耶稣的肉、喝祂的血而获得丰富生命的同时,也应该像祂一样,成为他人的“生命之粮”。正如父派遣了耶稣,祂也要派遣我们像祂一样去满足别人在生活、心灵和信仰上的各种渴求。
傅主教像慈父一样对待修女。在百忙之中不忘对修女的关心。有一个海南不满18岁姓郁的修女,傅主教免去其1000多元学费,还关心其成长,送其到铁路医院学医,每一个学期主教亲自看成绩。
另一点呢,我认为,宗教类的NGO虽然有它的宗教性,但是它完全可以很好地和非宗教性的NGO进行沟通、交流甚至于合作,我也看到像北方进德、爱德基金会,还有西安的社会服务办公室,它们在自己的范围内做事情,同时也非宗教背景的
吕守德在父母亲的影响下,7岁时初办告解,9岁时就抄写苦路经、玫瑰经、圣心月、圣母七苦等,也是9岁的时候就把这些经文都背诵了下来。吕守德的信仰在这种浓厚的氛围中深深扎下了根。
让他特别感恩的是,无论多苦多难,从来没有过放弃圣召的念头,相反总有一种使命感,他说:如果拿我们的教会和欧洲教会相比,他们就如同年高智慧的老人,我们就如同婴儿,看到这种现象就总想为中国教会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