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民神父对于审定教友所用经文,功绩最著,1602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天主教祈祷书《圣教日课》,利玛窦教给了中国信徒十诫、信经和最常用的经文,这些是每日要念的祈祷文,使用直至20世纪80年代。
分享是初期基督信仰团体的组成要素:「众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凡个人所有的,没有人说是自己的,都归公用」(宗四32)。天主原不希望我们这个地球上所有的资源仅使少数人得益;这本来不是天主的旨意!
CarloMarino摄本笃会准则由努西亚的圣本笃(公元480-547年)于6世纪发明,其精神概括为格言:“平和”和传统的“祈祷和工作”,修道院提供了特别人性化的设施给生病的修士和修女,这种准则有时也适用于在家的平信徒
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心与心对话”,这话激励了好几个世代的信徒,其中一位就是圣若望‧纽曼(JohnHenryNewman),他以这句话作为他牧徽的座右铭:“心与心谈话”(Coradcorloquitur)
有的神学家认为神启示之真理的确定性,是源自圣神在信徒心中的工作,圣神不仅更新人的存有,也更新人的意识。他除去人悟性中的属灵的昏暗,开启人的智窍与慧光。古往今来的科学家,受益匪浅,这里不一一赘述。
他们是司铎、度奉献生活者、平信徒,透过他们的见证替天主响应投奔于祂的人的祈祷——每当有需要的人被接纳和拥抱时,天主就打破沉默。
加上1845年传信部下令全国传教士找出出色的本地信徒晋铎,并需开设修院去教育他们,[拉丁原文参见CelsoCostantini,Ricerched’Archiviosull’lstruzioneDeCleroIndigena
利玛窦敏锐地意识到,要想让整个中国皈依基督信仰,使基督信仰成为中国的国教,必须最大限度地使信徒成为在这个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的士大夫,而不是被官员们轻视的和尚。
他的漫长生涯都是与罗马公教会的最高端神学思维联系在一起的,一如基督教新教的全部存在表面上是与众多的信徒、辽阔的地域中各类宗派和传统的教堂、教区和信徒团契及听道、受洗和布道等景观相联系,而实质上却是另一隐含着的事实直接确定着新教教会的作用与影响
我们可亲可敬的神父,你对天主的挚爱,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让我们每一个有良心的信徒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和震撼,心疼与牵挂。张天路神父所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