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结束,又是一个开始,本堂主任司铎陈功鳌神父在讲道中说道,你们从今天要结束自己的生活,开始天主的生活。所以,你们要知道,你们不是在你们内,而是在天主内生活,你们要全属于天主。
经过炎热的夏天,大自然准备迈向沉稳的冬天,我们基督徒也庆祝玫瑰月,和圣母玛利亚一起,通过玫瑰经默想主耶稣基督的爱人生活,同时,也跟随并邀请圣母陪伴我们走人生之路。
‘转移所有权’意味着司铎从此必须按照天主的逻辑,而不是自己的逻辑来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彻底的选择,把个人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司铎是“耶稣的朋友”。
总之,逾越节构成了以色列民族敬拜团体礼仪的中心与生活的高峰。
我们生活在世俗世界中,去参与弥撒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有助于我们深一层地审视我们自己,因为掌管我们的是天主。
教宗本笃十六世按照往年惯例,在这天下午离开梵蒂冈,前往罗马市区阿文帝诺山丘主持圣灰瞻礼礼仪,带领教会进入四十天特别专注祈祷、守斋和行哀矜的刻苦生活。
他生活节俭,平时连手机都舍不得用,需要时就用街头公用电话与儿女们联系。今年四月中旬,父亲与我联系过一次,后来就再没联系了。老人的女儿称。
半年的服务生活忙忙碌碌地结束了,依稀回忆起初来时的忐忑与不安,到现在可以从容面对,这段时间仿佛就在昨天似的,一幕幕的场景出现在眼前,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当老师的不容易。
作者呼吁,童年概念是与成人概念同时存在的,儿童应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童年生活,教育不应为儿童未来而牺牲儿童的现在,不能从儿童未来的角度来提早设计儿童的现在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指出:“生活就是生长,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
虽然只有一个月,但还是感受良多,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简略的一点分享:1、在公教教研中心,既是父亲又是母亲的徐神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时常活在恩宠状态中,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及一切知识,用立体的人生观使信仰与生活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