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生命的转变(若2:1-12)
2007-01-30

这种改变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入我们内心的,是一种富裕中的圆满。结语平凡的生活中充满失意,尴尬以及忧苦;人生的悲剧往往是在欢乐之余“酒用尽了”。

保禄书信概论
2007-04-09

保禄一再强调,众人之所以能成义、能得救,不是靠个人守法或什么善功,而是靠天父对我们的爱与仁慈;换言之,信德是获救与否的关键所在,人只能靠信德才能成为天主的儿女。

教宗圣若望拉特朗大殿主持主的晚餐弥撒圣祭,强调耶稣就是真正的祭献羔羊
2007-04-10

就这样,他提前了他的死亡,一如他所说的:“谁也不能夺取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愿舍掉它的”(若10,18)。耶稣自己献出他的性命,只有这样古代的巴斯卦节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福传心火胸中燃
2007-06-27

因为不是我们在福传,而是天主圣神在我们内推动我们福传。我们只是工具,真正运作的是圣神,就像一杯水一样,我们只是杯子,然而给人生命的却是杯中的水。

一位从亡路中走出来的姊妹自述
2007-08-17

另外我在闪电教里有种体会,就是严格的精神控制,如不顺服,就咒诅你,让灾难临到你,有大多数的人,内心不想跟,表面还得支撑着怕遭惩罚,他们的信,不是为“爱”而信,而是因“怕”而信。

让孩子充满微笑
2007-11-13

孩子不是没有朋友,而是没有可以互赠的小礼物。  14岁,一个对贫穷最敏感的年龄。贫穷对一个只有14岁的孩子来说,不是意味着动力,更大程度上意味着是耻辱。你不能责怪一个孩子对贫穷的最初的认识。

学习圣经,迫在眉睫
2007-12-14

旧约是为新约的来临做修路工作的,新约时代的来到,并不是取代了旧约,而是完成了旧约所预言的一切。

点点滴滴在心头
2007-12-19

因为说话的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父的圣神在你们内说话。”

教宗:主显节是“正义与团结的社会”的希望
2008-01-07

教宗本队十六世引用他的在希望中得救通谕里的话将世界的分裂与缺乏对耶稣基督的信心和希望联系在一起说:“这个伟大的希望只能是天主本身…这个天主不是随便的一个天主,而是取了人的形体的天主”(第三十一节):是在白冷的婴儿和死而复活者的身上障显出来的天主

不传福音定有祸
2008-04-10

原来基督派遣我,不是为施洗,而是为宣传福音(格前1:17)。务要宣讲真理,不论顺境逆境总要坚持不变(弟后4:2)。至于耶稣基督,人若不信他,又怎能呼号他呢?从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