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康复医院时,陈志江神父堂区的一位台湾教友经常来探望我,为我祈祷,还送给了我一本《新约圣经》。现在想想,我那时也是靠着《圣经》坚持了下来。
、地黄梁的教堂;1990年,奔波在东涧河、长沟、杜家坟、小石河、王文岭、西黄水、新绛上毛之间盖教堂;1991年,在洪洞前伯、井儿沟、忻州南关、新绛高义、太原五府营、高中指导大家修建主的圣殿,并做完了周志教区河湾的祭台
自从修道那天起,我就定志每天念一分玫瑰经,以坚固自己的圣召,求圣母保护自己的圣召。2002—2003年上大学期间虽然学习紧,也从未间断过。
(多4:3)为了母亲的微笑,她真正像《礼记》中所说的:“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饭食养之。”武红艳的孝心孝行,令人敬仰,谱写了一曲当代孝女的乐章。
而且,修道人该培养真正的志性是读书、书画、锻炼......努力培养自己,让这些有意义的事情成为我的志趣,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戒烟戒酒,还有一个可贵的收获,就是随着一天天的成功,对自己越来越自信。
教产未归还以前的多年中,教友们常去十多里外的农村宗家庄参与弥撒,或者在市内的老教友井志珍家里参与弥撒,井老接待神父,通知教友,常用自家的车接送神父和教友,数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深教友的尊敬。
郁春景修女在香港探望朱兆娟和袁引修女前任会长修女(2008-2016)张书芬修女回忆:当年我们吃什么,袁修女就吃什么。当时我们吃得很简单,早餐就是小米粥、馒头和咸菜。
自天主教传入我国,传教士就开始尝试用中文撰写、编译和出版教理书籍,利玛窦、庞迪我、艾儒略、高一志、阳玛诺等人都留下许多作品,也培养了极少数的中国籍司铎。
张志义、李文华,男,85岁,二道沙河镇教友。热心侍主,爱教爱人,积极参与教会活动。无论在60里外的小巴拉盖,还是在20多里外的东河、青山,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或学习、或开会、或作义工、或参与培训。
自左至右:郁成祥(上海)、张庆增(山东)、曹湘德(杭州)、万杰(安徽)、胡贤德(宁波)、徐吉伟(台州)、杜仁元(上海)“……凯撒的归凯撒,天主的归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