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去年年初巴拿马世界青年节和与青年的会晤,以及2月份在梵蒂冈召开的保护儿童会议,教宗指出成年人应肩负起教育青年的任务,并且提到今年5月14日将召开以“重建全球教育契约”为主题的世界会议。
在刚过去的主日弥撒中,我们恭听了主的受难始末。它以这样的话结束:“他们在石上加了封条”(参玛27:66)。一切似乎都结束了。对门徒们来说,那块巨石意味着他们希望的终结。
后来,潘国光神父在上海传教期间,中书公(徐骥)日侍左右,化诲者,数以几千计,旧堂不能容众,因谋于中书公,复建堂于县治之北安仁里,又置田二三顷,取租足用,以备不继……在徐光启的影响下
主礼:各位教友,今日是将临首主日,是教会礼仪年的开始,在将临期的第一个阶段,教会重申信德,期待基督的再次来临。在将临期的第二阶段,教会就在期待基督再来时,矢志跟随已经降生成人的救主基督。
在基督内人与天主要和好,人与世界要和好,人与人也要完成和好。这种和好意味着理解、接纳、担负和爱。这种多维度的和好反映在人际交流上,就会达成一种美好的人际交流。
现在,人们对教宗这一训导的热情很大,世界许多地区作出的回应及参与也非常积极,坦白说,我从未见过人们的期待是那么深切,令我感到有些应接不暇。
就如你派遣我到世界上来,照样我也派遣他们到世界上去。我为他们祝圣我自己,为叫他们也因真理而被祝圣。我不但为他们祈求,而且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而信从我的人祈求,好使他们都合而为一,父啊!
用爱做事,事情感人;用爱说话,话语暖人;用爱看世界,世界美丽;用爱看他人,他人可爱。看不透世界,不是世界暗淡;受不了他人,不是他人可恨,而是我们的心灵嗅不到爱的气息。
此时若望的感想也总会以一种心有戚戚焉的姿貌随喜迎上我的心头: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因为天主没有派遣子到世界上来审判世界,而是为叫世界藉着他而获救
宽容是一双充满希望的眼睛,它会让人看到一个阳光明媚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