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心——这是我们在很多教父、圣人身上找到的建议,守护心灵。我们必须祈求学会这种守心的恩典。如何守心,是一种智慧。愿天主帮助我们完成这项工作。守护自己内心的人,守护的是一笔宝藏。
当我听到高神父讲到这里,心里突然醒悟,自己总觉得生活压力大,日子过的狼狈不堪,实际上是自己贪欲越来越大,有了金钱,就会对金钱贪的多,有了事业,就会对事业要求的更高,如果自己退而不贪,留下真正需要的心灵之物
亲爱的弟兄们姊妹们,让我们也追随贤士的足迹——这些"希望的朝圣者"以非凡勇气,将脚步、心灵和财富转向那一位,祂不仅那不仅是以色列、更是万民希望。
我妈妈从小所受的信仰教育比较多。家人常对他说:离开天主可不行。他至今牢记心中。1980-1985年,20多岁的白万庆先后跟着两位老神父传教,他骑着自行车带着老神父走村串户。
我边出差边把思路梳理了一下,这个题目比较切合我们大会的主题——社会变迁中的宗教研究与宗教教育,我把这个重点放于宗教研究。
下列这点特别值得反省:所有助长削弱以一男一女的婚姻为基础的家庭,所有直接间接制止负责接纳新生命的意愿,所有阻碍作教育子女第一个责任者的权利的行为,客观上都在阻碍和平的道路。
三、感悟教育戎修女发初愿后,1996年圣望会决定为没有机会读初中的女孩子们开办一个初中班,请戎修女负责这项工作。此时的她,并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只有一颗至诚的心和一个好的意愿。
如果中国政府没有拿出全盘解决这些民族和宗教问题的方案,则很难单独就天主教问题与梵蒂冈达成实质性的协议来保障天主教会的宗教自由,因此,中国目前社会环境及政治气候似乎仍未能显出保障和落实宗教自由的真正迹象,比如:信仰传播的自由、兴办教育的自由
于是,彼此间缺乏起码的信任和理解,心灵的默契越来越远。旷日持久的争吵,事无巨细的家务劳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重任,周而复始、琐碎、单调、枯燥的平淡生活。
他1566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附近的特洛伐雷洛城贵族家庭,自幼即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584年10月24日入耶稣会初学院,接受了系统而严谨的信仰与人文陶成。来华以前就因才能学识出众而被教会看重,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