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信德”出版了400多种图书和600多期,印制了60多万册挂历和1000多万张瞻礼单,制作了部分教会音像制品。
在户外展览场,能看到圣母山以及韩国最早的司铎金大建神父的铜像、南锺三圣人的半身像、以及记载朴顺集全家16口全部壮烈殉教内容的石碑,还有5位殉教者曾坐过的五圣岩等。
身处社会前沿的宝鸡市区,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上班族压力越来越大,青年教友们的信仰生活逐渐淡化,引起了本堂司铎及父母的焦虑。不少父母为儿女申请了“信德”,促使他们阅读。
最后他说:“今天,我们教区举行150周年的庆典活动,在感恩缅怀的同时,也是在号召我们每一位司铎弟兄、每一位度奉献生活的修士、修女、每一位为天主所深爱的兄弟姊妹,要继承先人的奉献精神,师法先人爱主的火热情怀
苏神父除了为修女们授课外,他还担任修女会监理司铎及神师,给予了修女们慈父般的关怀,无论修女们在生活中发生了何等的困难,还是修女们在内心遇到了各样的困惑,苏神父都会为她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
二、爱心无限的本堂司铎杨主教晋牧前常驻服务武安县高村堂区。九十年代邯郸备修院因没有院舍也曾在高村堂区落脚数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当年的高村堂区曾是各类人的生活之地。
1975-1979年,我又回到台湾,在《教友生活周刊》做编辑,同时我还在台湾的天主教大专同学会做辅导司铎。在台湾每一所大专院校都有天主教同学会,我就在那里为大学生们做弥撒,讲道理,作灵修辅导。
在修会中每个修女皆可以选择一位司铎作她的神师。神师是灵修的导师,指点迷津,使修德立功在正道上不断提升。一般只有德高望重的神父才能担任。德兰有赖于一位好神师的指导,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灵修之路。
日后,一如一位家乡司铎弟兄所言:日后每年堂区庆祝本堂显灵圣母主保瞻礼,也最容易记起纪念老人家了。中午前后,家人们围绕在母亲床边,分别向母亲说说心里话,几位神父也再次来到病床前为母亲傅油、放临终大赦。
尽管那个年代我服务的榆林教区极端缺少牧职司铎,但是李笃安主教和当时榆林教区的王振业主教说我有教书神恩,克服各种困难,把我调到陕神工作,把我放在适当的位置,让我发挥我的特长,为教会服务。